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警惕南美番茄潜叶蛾 Tuta absoluta (Meyrick)在中国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番茄潜叶蛾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新近侵入中国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蔬菜、水果、烟草、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杂草等,嗜食茄科植物,尤其番茄(包括鲜食番茄、樱桃番茄、加工番茄等)和世界广布性杂草龙葵,严重发生时导致番茄减产80%~100%。该虫首次于2017年在新疆伊犁被发现,寄主植物为露地鲜食番茄,之后又在云南临沧发生,寄主植物为保护地鲜食番茄。南美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广泛,有9科约40种,并极易随农产品(尤其番茄)的贸易活动/调运进行远距离扩散,严重威胁我国农业产业的安全发展。文章概述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分布范围、生物学习性、传播途径,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发生发展趋势,并从物种鉴定、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扩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藜麦是北京市2015年新引进种植的作物。目前,甜菜筒喙象是2016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藜麦种植基地被甜菜筒喙象危害的藜麦植株达到100%,遇到大风大雨后藜麦植株茎折率90%以上,3.3 hm2的藜麦近乎绝产。为减轻甜菜筒喙象的危害,开展采用不同浓度药剂田间喷雾方法测算防效试验,以确定适宜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该药剂对藜麦的安全性的影响,为该产品推广提供可靠依据。试验设计安排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个处理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设有1 300倍液、1 700倍液、2 200倍液不同浓度,清水处理为对照;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方法,防效采取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计算。通过试验发现,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不同浓度对甜菜筒喙象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在发生初期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700倍液对水叶面喷雾,药后7 d防治效果达91.2%。  相似文献   
83.
每年重大病虫害的流行和暴发都会对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化学试剂的施用其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探索新的绿色、安全、高效的害虫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NAi作为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在开发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RNAi的效率受限于核酸酶的降解作用,为了改善dsRNA的有效递送,研发了纳米载导技术且被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同时,基于工程菌高效合成靶向昆虫dsRNA的技术为田间推广提供了可行性及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对RNAi技术及纳米载导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84.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新近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害虫, 正威胁我国番茄产业, 为提高其监测和诱捕效率, 本研究采用化学生态学技术方法, 以不同性诱芯的诱蛾量占比、诱蛾量占比稳定性、诱蛾数量、性价比等为评价指标, 在鲜食番茄生产温棚开展了4种性信息素产品对该种害虫的诱蛾效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来自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S)、北京水光科技有限公司(SG)、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J)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ZK)等4家单位/公司性信息素产品的专一性均比较强, 且对南美番茄潜叶蛾雄性成虫均有明显的引诱效果。田间诱蛾试验期间, 4种性诱芯95 d共计诱集成虫40 186头, 各种诱芯依次诱蛾量SG为11 100头、RS为10 771头、ZK为9 952头、ZJ为8 363头; 不同性诱芯诱蛾量占比中, RS显著高于其他3种性诱芯, 依次为RS>SG和ZK>ZJ, 差异明显; 逐日诱蛾量中, RS和SG比较高, 依次为RS和SG>ZK>ZJ, 差异显著; 性价比中, ZK明显高于其他3种性诱芯。诱蛾效果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ZK>RS>ZJ>SG。4种性诱芯均具有良好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新发南美番茄潜叶蛾监测与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5.
农业有害生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具有预防性、预警性和彻底性,要求法规与技术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预防与铲除并举。本文基于对我国农业有害生物检疫学科的发展规律,国内研究现状及差距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业有害生物检疫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6.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理特点 1.1生长发育较快 仔猪初生体重小,不到成年体重的1%,但出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高,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因此,对仔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  相似文献   
87.
脐疝是腹腔脏器通过闭合不全的脐孔进入皮下的现象,脱出的脏器常为小肠和网膜。多发于2—3月龄的仔猪,一般为先天性的,在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发病较多。病因是由于脐孔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88.
华和春  张桂芬 《草业科学》2010,27(7):168-171
豌豆(Lathyrus splendens)新品系古豌1号是采用6亲复合杂交与60Go辐射相结合的系谱法选育而成。半无叶型,中早熟品种,生育期90~95 d,株高75 cm左右,荚稍扁而长形,长5~8 cm,宽1.1 cm,双荚率高,单荚种子5~8粒,圆球形,嫩籽粒淡绿色,成熟籽粒呈白色,千粒重220 g;籽粒粗蛋白25.39%(干基),粗淀粉54.54%,赖氨酸1.98%,粗脂肪1.42%;在田间较对照绿豌豆感病相对抗病,和对照德引2号耐病抗性水平相当;在古浪县多点试验中,2年10点次均增产,平均产量6 411.0 kg/hm2,较对照麻豌豆增产36.5%。在武威市生产试验中,3年平均产量5 102.4 kg/hm2,较对照麻豌豆增产15.8%。研究证明,古豌1号在武威市的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及同类气候区的张掖、白银、宁夏、内蒙古等半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具有种植潜力。  相似文献   
89.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 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 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云粳26号是以云粳优5号为母本,云粳1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粳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采取高产、优质、耐寒、抗病4个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具有丰产性和稻m品质好,抗稻瘟病和耐寒性强等综合优良性状.通过研究秧龄(40、50、60d)、栽插密度(30、40、50万丛/hm2)和氮肥用量(240、270、300 kg/hm2)对云粳26号产量构成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秧龄对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而对有效穗和穗实粒教的影响较大,随着秧龄的增加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显著减少.②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显著增加,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不同程度的减少,千粒重保持不变.③氮肥施用量对有效穗影响最大,对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影响次之,穗粒数和千粒重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较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显著增加,其余产量构成要素则下降.④秩龄、密度和施氮量3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施氮量,随着施氮量的递增,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因此,云粳26号获得高产的最佳秧龄为40 ~50 d,施纯氮量为270 ~ 300 kg/hm2,栽插密度为40 ~ 50万丛/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