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117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控释肥在大葱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金正大公司生产的控释掺混肥(21—6—15)进行大葱盆栽育苗试验,并与普通复合肥进行肥效对比,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葱株高、茎粗、叶绿素、可溶性糖、体内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探讨控释肥在大葱育苗上应用的可行性及最佳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养分的释放能满足大葱整个苗期对养分的吸收需求。与同量有效养分的普通复合肥相比,控释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可以改善葱苗的品质,提高其产量及肥料的利用率,氮素利用率达40%-50%。营养钵直径为25cm,高30cm,施入控释肥量为10g/钵时,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
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山东茶园中分别施用茶树专用控释肥CRF(N-P2O5-K2O=25-4-11)和普通肥料CCF(尿素+复合肥+碳酸氢铵),其中CCF处理年施入纯氮量为504 kg/hm2,CRF处理设置3个水平:CRF1、CRF2和CRF3,其肥料施用量按纯氮计算分别为CCF的100%、80%、50%。两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CRF能显著提高N、P元素的有效利用,减少茶园氮磷用量;(2)CRF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特别是春茶产量,同时能降低春季鲜叶酚/氨比,进一步提高山东春季绿茶品质;(3)试验茶园适宜的CRF年施用量为1 005 kg/hm2,其它茶园可以此为参照,结合土壤肥力和茶叶产量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53.
综述了昆虫线粒体DNA(mtDNA)的特点、mtDNA标记优缺点及该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应用mtDNA作分子遗传标记主要用来进行昆虫分类单元的鉴定、物种或种群的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基因流、起源及杂交带的研究,但由于mtDNA标记的缺点,因此常需与其他标记技术结合使用才能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根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根域环境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从而为控释肥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苹果专用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为试材,设计不同控释肥养分含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土壤有机质、pH和N、P、K、Ca、Mg、Cu、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降低了果园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施用控释肥果园的pH要高于普通复合肥;施用控释肥明显增加了土壤碱解氮、Fe和Zn的含量,降低了速效磷、速效钾、土壤中交换性Ca、交换性Mg、Mn和Cu的含量。控释肥提高了土壤N的利用率,减轻了肥料流失对土壤的污染,有效改善了果树根域环境。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确定2季作物最佳钾肥施用量,为黄淮海平原大蒜—棉花套作地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于2013—2016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连续4年7季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CK(0kg/hm~2),K90(90kg/hm~2),K180(180kg/hm~2),K270(270kg/hm~2)4个不同施钾量(K_2O)处理。大蒜和棉花单季施钾量相同(K_2O 0,90,180,270kg/hm~2),各处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一致。分析不同施钾量对大蒜、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明确不同施钾量对棉花收获后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和0—20cm土壤钾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棉花显著增产18.4%~72.7%,皮棉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K270与K180处理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显著;施钾显著提高了棉花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对衣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大蒜蒜薹显著增产10.1%~64.2%,鳞茎显著增产8.7%~93.3%。2016年K270处理蒜薹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产6.6%~64.8%,鳞茎显著增产32.5%~93.3%。大蒜经济效益以K270处理最高。增加钾肥施用量显著提高了棉花收获后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各处理6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经过4年7季施肥后,K90,K180,K270处理较CK不同程度提高了0—20cm土壤水溶性钾(13.6,20.1,26.1mg/kg)、非特殊吸附钾(10.4,19.6,53.4mg/kg)、非交换性钾(34.3,53.9,140.1mg/kg)和全钾含量,提高了水溶性钾和非特殊吸附钾的比例。综合土壤环境因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该大蒜—棉花套作区棉花施钾量为K_2O 180kg/hm~2、大蒜施钾量为K_2O 270kg/hm~2。  相似文献   
56.
试验针对两种酶谱不同的蛋禽用复合酶(FE808-E和改进的FE808-E),采用玉米-杂粕型日粮饲喂产蛋鸡。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而平均采食量和软破蛋率却均有所降低,但各组间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以不加酶的对照组最高,分别比各试验组高2.40%(P0.05)、1.43%(P0.05)、2.90%(P0.05)和4.41%(P0.05)。加酶的试验1、2、3和4组蛋鸡对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蛋白质的表观和真消化率也基本表现出与干物质消化率相似的规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E808-E的试验1组和添加不同剂量改进FE808-E的试验2、3和4组分别提高了蛋鸡能量表观和真代谢率1.36、0.75、2.08和2.74个百分点,即分别提高日粮代谢能浓度0.18MJ/kg(43.04kcal/kg)、0.1MJ/kg(23.91kcal/kg)、0.28MJ/kg(66.95kcal/kg)和0.37MJ/kg(88.47kcal/kg)。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氨基酸的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加酶的各组均高于不加酶的对照组,分别提高1.93%(P0.05)、1.13%(P0.05)、2.24%(P0.05)和2.86%(P0.05)。就具体的单个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而言,对照组各氨基酸均低于加酶的各试验组,其中苏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对照组与试验3和试验4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氨基酸真消化率(精氨酸除外)与表观消化率表现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57.
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海兰灰粉蛋鸡5000只,按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500只。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和添加100ml/tα-半乳糖苷酶的试验日粮,目的是研究在添加FE808E蛋禽复合酶的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对蛋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通过配方调整可降低蛋鸡饲料成本42元/t,提高蛋鸡的产蛋率1.24%、增加蛋重0.77%、降低料蛋比0.97%、并使每千克蛋的生产成本降低0.13元,同时能显著降低脏蛋率(P0.05)。表明在FE808E复合酶基础上补充α-半乳糖苷酶能进一步提升FE808E蛋禽复合酶产品的功能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58.
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黑羽番鸭1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FE806L,试验Ⅲ组日粮中添加含有α-半乳糖苷酶的YTB0001,试验Ⅳ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降低代谢能209kJ/kg,再添加YTB0001,目的是研究在复合酶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对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降低代谢能浓度的情况下日粮添加FE806L和YTB0001均提高了番鸭1~21、22~42和1~65d平均日增重,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加酶不同程度降低了番鸭的料重比,其中试验Ⅲ组各阶段料重比最低,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低8.81%(P0.05)、5.03%(P0.05)、3.39%(P0.05)、4.08%(P0.05)和4.61%、2.07%、1.38%、2.08%(P0.05)。日粮代谢能降低209kJ/kg时,肉鸭的增重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略有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阶段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及试验Ⅲ组(P0.05)。整个试验期内番鸭存活率以试验Ⅲ组最高,达98.53%,其次为试验Ⅱ组,最低为对照组,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9.
采用生物测定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苦参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胃毒活性及其对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小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2mg/mL苦参碱处理叶片饲喂小菜蛾幼虫12h校正死亡率为37.93%,72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5.83%。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处理小菜蛾幼虫后,幼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与对照相比均产生波动。经125×10 -3mg/mL苦参碱处理4h,小菜蛾体内GSTs活力最高,为1610.72U/(mg·min)。经125×10mg/mL苦参碱处理16h,小菜蛾体内的AChE酶活力最高,为10.63U/(mg·min)。各处理24h,小菜蛾体内GSTs活力和AChE酶活力均有明显降低。说明苦参碱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不同小麦品种氮、硫积累特性与子粒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小麦子粒含硫量和N/S比值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供试的12个小麦品种分为3 组:高N/S比组、中N/S比组和低N/S比组。研究不同类型小麦氮硫积累特性及其与子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与硫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收获指数与硫素收获指数之间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高N/S比组品种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或氮素收获指数,但硫素收获指数或硫素积累量相应较低;中N/S比组品种氮素收获指数高,硫素收获指数亦高;低N/S比组品种硫素积累量和硫素收获指数均较高,但氮素收获指数较低,植株体积累的氮素和硫素在子粒中分配比例的不同是品种间子粒N/S比值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N/S比组品种比较,子粒谷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比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子粒N/S比值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适宜的N/S比有利于子粒谷蛋白的积累及子粒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