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60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油菜籽粉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烟叶的亩产量和亩产值;使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氯含量均增加较明显,钾含量略有增加;使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吃味明显增加,中、下部烟叶的刺激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80%福美双、0.15%四霉素、72%硫酸链霉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和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72%硫酸链霉素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药效稳定,持续时间长,防效在80%以上,并且其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等均表现较好。80%福美双、0.15%四霉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结论]72%硫酸链霉素可用于沂南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3.
土壤加速酸化的主要农业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土壤酸化是土壤质量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活动对其有极其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从土壤酸化加速的农业主驱因素:化肥、作物及有机物料等方面阐述它们对土壤酸化的影响。认为化肥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和含硫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加速土壤酸化,而氮肥的致酸除受氮素形态影响外,硝化作用及硝化产物的淋溶是重要的致酸原因,同时豆科作物的固氮致酸作用也不容忽视。作物通过选择性吸收盐基阳离子,通过秸秆和子粒转移出生产系统后,导致土壤盐基量减少,土壤表面交换性酸增加;作物根系呼吸、根系分泌物及土壤溶液中重碳酸盐的淋溶也引起土壤酸化;而秸秆和畜禽粪便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除受土壤本身性质影响外,秸秆中的灰化碱含量、畜禽粪便中的碳及氮和盐分去向对酸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田间微区和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苏薯16(半直立株型)和苏薯11(匍匐株型)生长前期(0~30 d)、中期(30~60 d)和后期(60~120 d)根系形态、单株薯数、叶面积指数、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T/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施氮对甘薯茎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生长前期,低量施氮对根系生长和分化有促进作用,而适量和高量施氮则表现显著抑制作用,并使30 d时单株薯数显著降低29.3%~36.6%或1.3~2.0个(P0.05),但同一甘薯品种、不同施氮处理的单株薯数在生长中期之后又趋于一致。生长中期,适量和过量施氮可显著促进源库规模的发展,并使甘薯茎叶生物量增加量分别显著提高35.5%~48.9%和73.4%~79.8%(P0.05),叶面积指数迅速达到4左右,而对根生物量增加量无显著影响(P0.05)。生长后期,施氮过多时(N32处理)茎叶鲜重持续增加,到收获时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达4.9~5.6和1.50~1.51,显著高于适量施氮处理时的3.3~3.5和0.58~0.64(P0.05);施氮过少时(N30处理)则反之,收获时不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为1.6~1.9和0.36~0.42,其中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适量施氮处理(P0.05);不同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差异越来越大,适量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218~345 g)显著高于不施氮(181~262 g)和过量施氮处理(160~285 g,P0.05),所以适量施氮处理的最终单株块根产量(1.02~1.20 kg)也高于不施氮处理(0.88~0.91 kg)和过量施氮处理(0.79~0.87 kg,P0.05)。表明,移栽前一次性基施氮的条件下,不施或少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源库关系的提早建立,适量或过量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中期源库关系的发展,而仅有适量施氮有利于维持甘薯生长后期的源库平衡。  相似文献   
95.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已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采集华北北部奶牛养殖基点的48个鲜粪便样,经过化验、统计分析,结果:华北北部奶牛鲜粪便燃烧值变动范围2.161~4.221 MJ/kg,海拔、季节、养殖模式、奶牛组别四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且四因素间不存在互作;华北北部奶牛鲜粪便含水率变化范围为75%~83.88%之间,海拔、奶牛组别两因素对其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因素互作中季节和奶牛组别互作效果显著;鲜粪便燃烧值与其含水率存有一定负相关性。这对促进奶牛鲜粪便资源再利用新技术研究,以解决当前集约化奶牛养殖中鲜粪便对环境污染难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不同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进行了不同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毒消乳油1000倍对烟草花叶效果好,防效高达57.41%,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97.
晟绿丰药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晟绿丰处理,对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作用,使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略有增加,总氮、钾、氯、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在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等指标上略有改善。各项综合指标表明,施用晟绿丰处理对提高烟叶内在品质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赤红壤旱地耕层土壤pH变化特征,并以模型预测土壤pH的未来变化,为区域土壤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闽东南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制连续进行16年化肥定位试验和14年化肥配施有机肥定位试验,测定各施肥处理的历年耕层土壤pH。以实测土壤pH为依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可靠性验证。  【结果】  连续16年实测结果表明,不施肥CK处理和不施氮肥(尿素)处理(RF?N)的耕层土壤pH在16年间从基础土壤的5.90分别提高到6.24±0.18和6.21±0.17,分别年均递增0.021和0.019个pH单位;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RF)、不施磷肥(RF?P)和不施钾肥(RF?K)处理均导致土壤酸化,且酸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化肥配施有机肥可抑制土壤酸化或提高土壤pH。连续14年推荐施肥配施猪粪(RF+PM)处理的土壤pH从基础土壤的5.73提高到5.80±0.36,显著高于RF和推荐施肥配施商品有机肥(RF+COM)两个处理,年均递增0.005个pH单位,但与推荐施肥配施稻草(RF+S)处理的差异不显著;RF+COM处理抑制土壤酸化的效果较差,土壤pH年均递减0.019个pH单位,且与RF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H灰色预测模型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的拟合误差在0.997%至4.321%;土壤pH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拐点出现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土壤pH变化趋势受不同施肥处理的显著影响。CK和RF?N处理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年内土壤pH处于上升状态,但在第4年后就稳定在6.20左右。FP、RF、RF?P、RF+COM、RF+PM和RF+S处理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内土壤pH处于下降状态;在定位试验持续到第3或4年之后,FP、RF、RF?P和RF+COM处理的土壤pH则稳定在5.50左右;但RF+PM和RF+S处理的土壤pH则处于上升状态,至第14年时分别达到6.26和5.91,比该试验地基础土壤pH 5.73分别提高0.53和0.18个pH单位。  【结论】  长期施用推荐施氮量或更高量的氮肥(尿素)是赤红壤旱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拐点出现在定位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在推荐施肥基础上用腐熟猪粪或稻草替代1/3化学氮肥,在拐点后可显著提高土壤pH,效果是腐熟猪粪>稻草。  相似文献   
99.
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钾是烟草体内最重要的矿质营养,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烟叶钾含量偏低是我国烟叶与国际优质烟叶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钾素营养研究成为农业科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从烟草生产的钾素平衡状况、烟叶钾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因素、烟草体内钾的吸收与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烟草钾含量的改进措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烟草钾素营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理论空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淹水胁迫是影响植物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植物耐涝性研究是提高作物耐涝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及规模化生产管理的关键。为了合理开展植物耐涝性研究,深入挖掘不同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控机理,本文归纳了淹水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了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节机制,并详细分析了淹水胁迫对植物表型性状、生物量、光合作用、活性氧离子积累、糖含量和生物膜的影响,以及乙烯信号分子、活性氧清除机制、渗透调节、形态调节、分子和代谢调控在植物响应淹水胁迫中的调节机制。最后,通过总结,提出了合理开发外源调节物质提高作物耐涝性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