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篇
  29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01.
石灰性褐土施用氮钾对青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石灰性褐土上施用钾肥对青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钾对青椒产量及硝态氮、还原糖、蛋白及V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适量氮肥对青椒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当氮肥用量超过0 45g/kg土时,反而导致减产。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施钾肥,不仅能显著地提高青椒产量,而且能明显减少施氮对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氮、钾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2.
为探究不同耐氮性苦荞在苗期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对低氮胁迫的响应,采用盆栽试验,选用迪庆苦荞(耐氮能力强,DQ)和黑丰1号(耐氮能力弱,HF)两个不同耐氮性苦荞品种,设不施氮(CK)、低氮处理(N1)和正常供氮(N2)3种不同施氮量处理,对苦荞苗期土壤理化性质和3种碳转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低氮胁迫下迪庆苦荞具有一定的品种优势,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土壤有机碳、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均明显高于黑丰1号,土壤含水量和pH值低于黑丰1号。(2)氮肥处理和品种均对苦荞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低氮处理下迪庆苦荞土壤中的单糖酶(β-葡糖苷酶)活性和二糖酶(蔗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黑丰1号,迪庆苦荞的单糖酶比黑丰1号高了58.3%,二糖酶为黑丰1号的3.3倍;而在常氮处理下则为迪庆苦荞低于黑丰1号,分别低了19.7%和42.8%。在不同氮处理下迪庆苦荞分泌更多的多糖酶(纤维素酶),3种氮处理下酶活性分别比黑丰1号高66%、40%和22%。综上分析,耐低氮能力强的苦荞品种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酶活性来适应低氮的生长环境,并可能通过此种方式来改变其对碳源的偏好。  相似文献   
203.
为明确聚丙烯酰胺(PAM)与磷肥互作对盐碱地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藜麦1号”白藜为试验材料,设置PAM施用量(0.25(A1)、0.50(A2)、0.75(A3)g·kg-1)和磷肥施用量(50(P1)、100(P2)、200(P3)mg·kg-1)双因素处理,以PAM、磷肥皆不施为对照(CK),采用盆栽试验分析PAM与磷肥互作的条件下,盐碱地中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PAM与磷肥互作显著提升了藜麦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且均在A2P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降低了藜麦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且在A2P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其中A3P3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2)各处理均提升了藜麦有效分枝数和千粒质量,在A2P2...  相似文献   
204.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程度盐碱胁迫(S1:轻度盐碱胁迫;S2:中度盐碱胁迫;S3:重度盐碱胁迫)条件下土壤调理剂PAM施用深度(PAM0-10:距地表0~10 cm; PAM10-20:距地表10~20 cm; PAM20-30:距地表20~30 cm; PAM0-30:距地表0~30 cm)对藜麦根系生长、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M施用深度为0~10 cm时,轻度盐胁迫处理藜麦的根长、生物量及产量指标较对照组(S0:不加入盐碱和PAM)分别高出35.71%、15.48%和4.60%,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当盐碱胁迫增加到一定程度(S2和S3处理)时,藜麦的形态指标有显著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处理相比重度盐胁迫藜麦的根长、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大,平均分别下降了53.72%和62.99%,但在同等重度盐碱胁迫程度时,PAM0-10处理能够缓解盐碱对藜麦生长产生的胁迫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藜麦的根长和生物量分别降...  相似文献   
205.
王茹  张永清  宗宁  田静 《土壤通报》2023,(3):596-605
【目的】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增温显著,但是增温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较少,温度升高是否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周转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还有待探明。【方法】研究以10年的长期增温野外试验为依托,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的方法,探明长期增温对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形成、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揭示团聚体物理保护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结果】长期增温没有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长期增温对> 2 mm大团聚体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2~0.25 mm大团聚体、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外游离的细的颗粒有机质、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中的粉粒+粘粒的含量分别减少15.4%、25.1%、52.7%和40.5%;0.25~0.053 mm微团聚体及<0.053 mm粉粒+粘粒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4.8%和43.5%。长期增温处理下,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变化导致几何平均直径、平均重量直径和大团聚体比重分别减少23.0%、11.1%和19.5%。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2~0.25 mm大团聚体和0.25~0.053 mm微团聚体中,两者约占全土有机碳的71.6%~...  相似文献   
206.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试验,设置轻度(S1,3g/kg)、中度(S2,5g/kg)和重度盐碱胁迫(S3,7g/kg)以及土壤调理剂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深度0~10(PAM0)、10~20(PAM10)、20~30(PAM20)和0~30cm(PAM30)的完全随机试验组合,以土壤中不加盐碱和PAM为对照组(S0),共计13个处理组合,研究PAM施用深度对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和PAM施用深度处理均会对藜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在合理施用PAM的前提下,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反而更有利于藜麦的生长,甚至中度盐胁迫下藜麦生长也没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盐碱胁迫达到重度(S3)时,虽然不同PAM施用浓度对藜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均显著抑制了藜麦地上部的生长;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PAM施用方式对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PAM0处理的效果最佳。隶属函数结果表明,不同处...  相似文献   
207.
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试点,为了培养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对食品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在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实践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开展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等。通过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培养的道路,是"许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