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3篇
  1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豫玉5号是河南省新乡(位于辉县市)农科所用自选自交系京7作母本,外引自交系优8作父本选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株型紧凑、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其1987和1988两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参加国家级华北区试。  相似文献   
92.
近几年来,各育种单位先后选育出了一批新的小麦品种,特别是一些高产、稳产、多抗性品种,在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中一些干部和种田科技户对新品种的引进和大田示范起到了“带头田”和“广告田”的作用。各地种子部门及时提供适宜本地区的优良种子,促进了小麦新品种的迅速更新和合理利用。继百农3217之后,具有成穗多、落黄好等特点的豫麦二号、穗长粒长的豫麦七号、粒大粒白的陕农7859等品种的面积发展很快。严重的干旱气候,使具有很强抗旱能力、根系发达、高产稳产的豫麦一号经受了考验。连续两年麦熟前的狂风暴雨使豫麦九号这一优良品种表现出很强的抗倒伏能力。正在推广的一些品种往往因倒伏问题而控制了水肥的使用数量,成为限制一些麦田高产再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扩大种植豫麦九号这一强抗倒伏类型的优良品  相似文献   
93.
<正> 豫花二号是濮阳市农科所(原濮阳试验站)以“642-3-15×642-6-3”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为濮阳77-4,1988年4月经河南省农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豫花二号。豫花二号的生育期,春播125~135天,夏播(套种)115~125天;株高30~40厘米,幼苗长势中等,后期长势强,不早衰,属直立密植型;交替开花;叶小、色绿,椭圆形;茎较细但韧性好,不易倒伏;荚果饱满整  相似文献   
94.
道真玄参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不同部位重金属Cr、Cu、Zn、As、Cd、Hg、Pb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了玄参茎、叶、块根、芽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玄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Cd、Hg平均含量均高于限量值要求,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而玄参各部位未检测到Hg;茎、叶中Cd平均含量高于限量值,块根、芽中Cd含量低于限量值。玄参不同部位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表现:Cr为茎叶芽块根,Cu为芽叶茎块根,Zn为叶块根茎芽,As为叶茎芽=块根,Cd、Pb为叶茎芽块根。  相似文献   
95.
基于通径分析法的土壤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土壤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程度,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主要名优绿茶产地土壤性质对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性质与茶叶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对茶叶品质影响程度表现为:咖啡因>儿茶素>水浸出物>茶多酚,决定系数分别为:0.854,0.830,0.787和0.705,剩余项系数分别为:0.382,0.412,0.462和0.543,土壤性质能表达影响茶叶品质众多因素中50%以上的信息。  相似文献   
96.
不同垦植模式茶园土壤性状及团聚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山区茶园垦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促进茶产业经济与水土保持的协调发展,对云雾贡茶产地不同垦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及团聚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研究区内灌木林地土壤相比,茶园土壤黏粒含量、孔隙度、毛管持水量随茶树种植年限的延长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容重逐渐减少,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改善。土壤非水稳性团聚体主要是粒径>5mm的团粒,平均含量为43.45%,茶树种植年限越长,含量越高,横坡成行种植模式下>5mm的土壤非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高于离散种植,其余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均小于20%。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粒径<2mm的团聚体占70%以上,土壤结构破坏率均小于20%,以陡坡垦植茶场、新垦茶园土壤结构破坏率较高,离散种植模式土壤结构破坏率大于横坡成行种植模式。山区茶园垦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土壤结构和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重金属在草海沉积物中富集污染状况,以7种毒性重金属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方位对草海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采样测试,分析重金属含量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特征为Zn〉Cr〉Pb〉Cu〉As〉Cd〉Hg,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湖心向边缘逐渐减少的趋势,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Cd〉Hg〉Zn〉Pb〉As〉Cu〉Cr,在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高贡献下,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大于150,多数达到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8.
基于GIS技术的贵定县茶园土壤质量安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贵州省贵定县为研究区域,采集茶园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Pb、Cr、Cu、As、Cd、Hg的含量测定,借助ArcGIS技术,以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贵定县各乡镇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贵定县有2个乡镇茶园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8个乡镇处于警戒限范围,10个乡镇处于安全级别。茶园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Cd和Hg,4个乡镇Cd平均值超标,其中定南乡Cd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为1.49;5个乡镇Hg平均值超标,其中新巴镇Hg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为1.27;定南乡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99.
贵定茶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贵定茶产区土壤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测定了贵定茶产区不同茶园和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重 金属元素(As、Pb、Cr、Cd、Hg)在各剖面土层中的含量,并进行垂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院5 种重金属的含量都随土层 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表层变异大,垂直方向上Pb 和Cr 的含量变异最大,As 含量变异最小,表明Pb 和Cr 受外源 影响大。表层土壤有机质与各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有机质是影响重金属表层积累的重要因素。Pb 和Cr含量的相关 性极显著,且不受土层深度的影响,表明二者来源可能相同。不同生态环境茶园中,远离外源污染的原生茶园土壤重 金属含量最低(Cd、Hg 除外),垂直变异最小,人工茶园则最大。不同茶园中,方家茶园重金属含量最高,七里冲茶园 的As 垂直变异最大,云雾中心茶园和旧治茶园的Pb、Cr 垂直变异最大。在不同品种茶园重金属含量和垂直变异基 本表现为人工鸟王茶园跃人工福鼎茶园跃“生鸟王茶园。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断奶仔猪125头为试验动物,探讨普生缘缓解仔猪断奶营养应激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增重多0.32kg,料肉比降低1.24,日均增重增加0.08kg,腹泻率降低20%。结果表明,普生缘饮水可明显促进断奶仔猪生长,降低料肉比,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