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采用硝酸盐[Ca(NO_3)_2]胁迫处理,研究了稀土钆[Gd_2(CO_3)_3]对嫁接西瓜幼苗生长与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NO3)2胁迫下嫁接西瓜幼苗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膜透性增强,致使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分别显著下降64.2%、81.6%、27.1%和71.5%,幼苗干物质积累减少38.9%,生长显著受抑。叶面喷施Gd_2(CO_3)_3可提高Ca(NO_3)_2胁迫下嫁接西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缓解Ca(NO_3)_2胁迫下Pn、Gs、Tr值的下降幅度,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幼苗干重增加29.2%,生长加快。可见,Gd2(CO3)3可通过调节Ca(NO3)2胁迫下嫁接西瓜幼苗抗氧化性,减少其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维持其较高的光合性能,有效促进了Ca(NO_3)_2胁迫下嫁接西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2.
结合我国农村建设历史概况,分析我国农村建筑景观现状及建设特点,基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分析农村建筑景观优化原则,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优化建议,以期科学引导景观建设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3.
以1965—2015年清镇市降水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程度、相关性、Morlet小波、非参数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年降水量最高为 1 768.8 mm,最低为 699.1 mm; 1981年夏季降水量为1965—2015年最低,这与西南涡出现次数少直接相关。春季降水量为中等变异,其余各季及之间为强变异,年际变异系数仅 18.0%,为弱变异。1月与7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存在韵律现象。1965—2015年清镇市降水变化过程中存在着 3~7、7~12 和 22~32 a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28 a周期震荡最强,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10 a时间尺度对应着第2峰值,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2主周期,第3峰值对应着 4 a的时间尺度,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3主周期。1965—2015年清镇市年降水量呈增长趋势,但是未达显著水平,其降水上升幅度估计为每年 0.53 mm,1965、1974、2015年为研究区间降水量变化突变年。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粮食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经过不断更替,发展为目前的稻麦(或稻油)轮作为主的一年两熟制,其中水稻主要以单季晚粳稻为主。为了对单季晚稻的生长状况进行有效预估,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水稻生育期间隔日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选择已有成熟的模型(或模块),在参数定标的基础上,建立水稻茎蘖动态、叶龄和灌浆过程模型。选用2014-2016年杂交粳稻"秋优金丰"共16个播期的田间试验观测资料进行参数定标及模型有效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水稻各生育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对模拟效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单季晚粳稻发育期、茎蘖动态、叶龄和灌浆过程,发育期和叶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均达0.95以上(P0.00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RMSEn)均在10以下;茎蘖动态和灌浆动态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值均达0.85以上(P0.001),RMSEn分别为19.8和31.2,粒重的模拟误差主要出现在灌浆的中后阶段。总体来看,各模型对上海地区单季晚粳稻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能够为生育期、茎蘖消长、叶龄和灌浆过程的动态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气肿疽(Clostridium chauvoei infection)病原体为气肿疽梭菌,是一种发生于反刍动物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常见的典型症状为发病动物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触压有捻发音,该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多发生在潮湿的山谷、牧场,且在天气炎热的多雨季节。近几年常有暴发牛气肿疽的报道,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经济损失,同时也逐渐地威胁到畜牧生产和人类的安全。国内关于该病的研究多数为病例报道,对于该病的详细研究和综述却是少之又少,论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方法、原理、优缺点等多个方面阐述气肿疽的检测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黔中地区气象因子与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逐日气象数据(风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发量)与灌浆速度、千粒重数据,通过倾向变化率分析潜在蒸散量、灌浆速度、千粒重变化特征;借助RDA探讨气象因子与产量要素的相关性,进一步得出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结果】2013—2017年,黔中地区仅2016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日均潜在蒸散量有增长趋势;2013、2014、2017年,水稻灌浆速度曲线为单"峰"型,2015年为双"峰"型,2016年为"平抛"型;2013—2017年水稻千粒重为弱变异。【结论】蒙特卡洛分析表明,气象因子与灌浆速度表现为正相关,与千粒重变化呈负相关,最低温度是影响水稻灌浆-成熟产量因素的关键因子;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在0.86~0.98之间,生长发育所需热量充裕。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法、Spass22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镇市1961 2013年逐月日照时数及日照时数影响因子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雨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的清镇市日照时数年代距平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总体上,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呈"M"双峰型,各季日照时数、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清镇市季、年日照时数各季节均出现不同时次的异常年份。年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的变化与日照时数的变化呈负相关,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是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可能因素。近53年,清镇市年平均总云量呈减少趋势,分季节看均呈减少趋势,年平均低云量的气候倾向率呈增加趋势,水汽压呈增加的趋势,年降水、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为丰富解磷微生物菌肥种质资源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巨菌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解磷微生物PJS-18,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促生作用的研究.经检测,PJS-18菌株溶磷指数为2.19,产生的可溶性磷含量达82.87 mg·L-1,碱性磷酸酶活性为87.17μmol·min-1·L-1.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及表观测定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低浓度PJS-18菌液对小麦苗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株高、主根长较有机肥对照组提高了12.01%、14.93%;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07%、21.70%;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3.30%、56.79%、3.13%、60.00%.综上,PJS-18菌株具有高效解磷能力,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和掌握最近几年时间里辽宁省规模化猪场猪流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试验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对2019年3月~2022年6月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大连、本溪和铁岭四个城市的规模化猪场采集的572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内,猪流感抗体阳性血清总数为304份,总血清阳性率达53.15%;2019~2022不同年份时间内,2009年甲型H1N1(pdm/09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5%、12.30%、18.56%和16.22%,欧洲类禽型H1N1(EA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04%、23.77%、13.17%和19.59%,经典H1N1(CS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则分别为20.00%、26.23%、21.56%和20.98%;四个城市中沈阳规模化猪场中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72.09%,沈阳的猪场以EA H1N1亚型猪流感为主,本溪和铁岭的猪场以CS H1N1亚型为主,大连猪场则主要是pdm/09 H1N1亚型;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样本中仔猪的血清阳性率最高(78.65%),其次是保育猪(58.97%),而育肥猪的阳性率最低(37.61%)。本...  相似文献   
50.
荔枝生长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直接影响荔枝的产量与品质,合理识别荔枝病虫害,可以减少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合理和杀虫剂滥用等情况。文章选取典型的“桂味”荔枝为研究对象,开展病虫害防治,建立基于信息增强方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迁移研究和辨识模式,使原始样品容量扩大数倍,并通过构建模型过拟合值,进而提高模型的泛化水平和荔枝病虫害防控分析的精度,以提高荔枝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