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走出一条以"联合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的市场农业新路子。一、发展现状从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由少数的大户或能人组织成立的,这类协会由于与农户联  相似文献   
62.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1].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随着抗生素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抗药性和抗生素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3.
扶正解毒散超微粉对人工感染传染性囊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损害鸡的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引起免疫抑制,导致许多疫苗接种失败.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  相似文献   
64.
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整合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北京地区采集正常猪泄殖腔拭子50份,河南123份,分离到大肠杆菌150株,分离率为86.7%.菌株血清型分布广,呈地区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北京菌株耐药率低,除对四环素为73.8%外,对其他21种药物耐药率均在16.7%以下;河南地区菌株耐药率高,对青霉素类、磺胺甲基异噁唑高达75.0%以上.北京地区菌株整合子携带率为18.6%,河南地区为75.7%.整合子携带频率与细菌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65.
提取体外诱导的3株不同耐药水平鸡源性沙门菌环丙沙星耐药株的染色体DNA(分别为16×MIC、64×MIC、128×MIC).设计引物acrAF和acrAK,对耐药菌株acrA全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C79-13相比,菌株16×MIC的acrA基因第121位碱基发生T→C突变;菌株64×MIC的acrA基因第393位碱基发生C→突变,第1109位碱基发生A→G突变;菌株128×MIC的acrA基因第1121位碱基发生C→T突变.菌株16×MIC的碱基突变导致acrA基因的第40位氨基酸发生M→T取代,即Met→Thr;菌株64×MIC的碱基突变导致acrA基因的第131位氨基酸发生A→C取代,即Arg→Cys;而菌株128×MIC碱基突变并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acrA基因的突变可能并非鸡源性沙门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近几年来,随着肉鸡养殖场(户)的密集饲养和养殖环境恶化加剧,肉鸡养殖越来越难,主要是疾病频繁发生,特别是冬季,更是疾病的高发期,用药后效果也不明显,即使求助禽病专家、教授,疾病也很难消除。肉鸡难以养殖、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67.
张秀英 《中国沼气》1998,16(1):46-48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是我区能源事业的发展方向张秀英(内蒙古农业环保能源监测管理站呼和浩特010010)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是关系到我国80%人口生产、生活的大事,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8.
不同穗发芽抗性的小麦胚对ABA敏感性及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穗发芽抗性的小麦品种处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胚对ABA敏感性和后熟过程中种子的萌发能力,以揭示小麦对穗发芽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抗性品种的胚萌发能力和胚对ABA敏感性存在差异。胚萌发能力随胚龄的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扬花后25d到35d的胚萌发势的降幅值在抗穗发芽基因型中所占的比重明显较易穗发芽基因型大。易穗发芽基因型对ABA的敏感性随胚萌发能力的提高而下降,而抗穗发芽的基因型对ABA的敏感性随胚萌发能力的提高则有升有降。因此,胚休眠主要在发育后期获得。红皮易穗发芽品种的成熟胚因脱离母体而提高的萌发势明显较白皮易穗发芽品种的高。品种的成熟胚离体萌发能力越高,则种子休眠期越短。  相似文献   
69.
母体对小麦胚的ABA敏感性和种子休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休眠是品种穗发芽抗性的主导因素,休眠特性与母体效应和胚对ABA的敏感性均有密切关系。为了了解母体对小麦胚的ABA敏感性和种子休眠的影响,为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对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及它们正反交F1后代授粉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进行了ABA敏感性鉴定,并对收获前的籽粒发芽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离体胚萌发能力存在差异,抗穗发芽品种的胚对ABA敏感性明显高于易穗发芽品种,胚对ABA的敏感性与其萌发能力关系密切,随着萌发能力的升高,胚对ABA的敏感性降低。在成熟种子中,F1的休眠性偏向于抗性亲本。尽管成熟种子和胚的休眠表现出一定的母体效应,但母体对发育至成熟过程中胚的ABA敏感性并没有影响。因而,母体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可能与胚的ABA敏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质量管理理念的发展与新版兽药GMP要求出发,剖析了目前兽药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力量及水平、GMP管理文件的执行、风险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兽药生产企业应从强化质量管理理念、重视发挥QA和QC的作用、针对新版GMP要点和难点切实开展工作和真正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希望能借此帮助兽药生产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保证兽药GMP要求落实到位,推动兽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