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兴安岭林区调研后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科学、永续地保护并利用好大兴安岭森林。从其功能定位、森林枯枝落叶的处理、森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森林防火与防火隔离带利用、林区技术创新体系构建5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森林属于再生资源,在确保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功能前提下,森林资源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而不能把大兴安岭森林定为单纯的生态公益林。  相似文献   
52.
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健壮燕麦(Avera sativa L.)为供体,宁春4号小麦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DNA导入。对供体、受体及其D5代的变异株系进行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无论是在酯酶同工酶中还是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中,均出现了供体特有的谱带;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中既出现了供、受体均不具有的新的杂交酶带,有的还显现了偏父或偏母以及完全互补型的酶带;酶的活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作为鉴定外源DNA导入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
结合多样养殖经验,规模牛场实现健康高效养殖,除了建场选址,保温防冻,严格消毒等常规工作程序外,改善规模养牛场的养殖条件和完善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环节.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就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4.
晚熟龙眼果实成熟阶段枝梢直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色列Phytech公司生产的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控系统.对晚熟龙眼品种'冬宝9号'果实成熟阶段枝梢直径、果实横径及气象因子进行了同步自动采集,并对其变化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母枝与主枝日变化趋势一致,结果母枝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主枝敏感但变幅较小:果实成熟与枝梢生长间存在明显的竞争;日辐射、气温、空气湿度、饱和大气压差影响枝梢直径日变化.  相似文献   
55.
'艳红'枇杷新品种,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我国超大果型品种‘解放钟'为母本、美国枇杷‘黄金块'(Gold Nugget)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多年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总酸含量0.57%)、外观鲜艳、晚熟(福州地区5月中旬成熟)、大果(单果重68.6 g)、抗性强和较丰产等特点.其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亲本和现有的主栽枇杷良种,可作为枇杷升级换代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6.
枇杷种质数量分类中系统聚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类分析综合多个指标进行有机体的定量比较和客观系谱分析,已成为数量分类过程中数据挖掘和统计的重要方法。本文以162份枇杷种质资源(枇杷属内8个种)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数据为基础,对DPS软件上9种常见系统聚类方法的样本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确定了离差平方和法为最适宜聚类方法,162份材料在阀值22.3水平上划分为相对均匀的6个大类;类内的种质在表型上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类间差异则较大。  相似文献   
57.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可食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168份枇杷种质的果实可食率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可食率变异系数为11.38%,呈偏态分布,可食率大于75.0%的种质有16份。不同来源地之间的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可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野生枇杷种质的果实可食率较栽培种质低,呈极显著差异,红肉与白肉枇杷种质之间果实可食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
枇杷种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保存在国家果树种质资源福州枇杷圃内不同来源地的243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枇杷种质的TSS含量的差别较大,变异系数为18.01%,存在较丰富的多样性。经K-S检验,TSS含量Sig.值为0.526,符合正态分布。不同风味和果肉颜色的枇杷种质间TSS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来源地的枇杷种质TSS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9.
对213份枇杷种质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纵径/横径、纵径/侧径及横径/侧径等6个果径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横径和侧径的频数分布相似,在4.00cm以上的频数分布均显著低于果实纵径;来源于云南和贵州的枇杷种质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与其他地区差异极显著,不同来源地种质的横径/侧径差异不显著;果实纵径/侧径、横径/侧径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  相似文献   
60.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2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重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平均果实单果重为32.78g,变异系数48.44%,果实单果重大于60.00g的种质有10份;不同来源地的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存在较大差异,野生种质果实单果重低于栽培种质,差异极显著;红肉种质与白肉种质果实单果重差异不显著;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与种子数、种子重、可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