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生产的制约,并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如何调优品质已经成为该区域冬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不施任何肥料(T_0)为对照,选择常规化肥(T_1)、等量化肥+地膜覆盖(T_2)、等量化肥+有机肥(T_3)、高量化肥+地膜覆盖(T_4)、高量化肥+有机肥(T_5)5种不同的施肥(有机+无机)和覆盖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并分析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地膜覆盖"组合显著影响小麦籽粒的加工品质和产量。比较对照T_0,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T_1~T_5)显著提高籽粒产量(GY)、蛋白质(PC)、湿面筋含量(WA)和沉降值(SDS),增加面团吸水率(WG)、延伸性(EX)和淀粉糊化粘度,相反降低了面团稳定时间(ST)和拉伸阻力(RE)。两年平均产量依次为T_3>T_5>T_4>T_2>T_1>T_0,T_1、T_2、T_3、T_4、T_5比T_0分别增加85.60%、90.99%、118.32%、102.30%和106.65%。增施有机肥(T_3、T_5)对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改善优于地膜覆盖(T_2、T_4)。籽粒产量的提高是叶面积(LA)、千粒重(TGW)、穗长(SL)、穗粒数(SGN)协同增加的结果,加工品质的改变部分归因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生育期降水量和分布影响谷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证实,等量化肥+有机肥(T_3)不仅能达到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而且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的改善,在降水量500 mm左右的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更加持续、稳产、优质的冬小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2.
利用实生种子在营养钵中培育出实生小薯,再用实生小薯进行无性一代培育及选种,因减少了移栽环节,既提高了成活率,又使各组合能按正常生育期成熟,利于选种。无性一代的培育在网棚内种植,免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防止优良品系在低代被淘汰,使优势基因继续保留下来,确保无性世代有丰富的选种材料。  相似文献   
43.
根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任务部署和成都综合试验站的安排,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局农技站承担了豌豆象田间灭杀示范。供试品种陇豌一号,供试药剂6种,设置空白对照不防治。示范结果统计表明,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防效最好,分别达到87.0%和86.6%;氰戊马拉松防效最低,只有  相似文献   
44.
优质高产新品种龙麦19龙麦1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育成,原品系号为龙87-7439。该品种幼苗绿色,叶片短、宽而上举,株型紧凑,通风透光好,株高90cm左右,秆强不倒。有芒,白壳,大穗。高抗秆锈、叶锈病,耐赤霉病,粒红色,粒大,千粒重37克...  相似文献   
45.
大青芒(erythrospermum Krn)变种,是黑龙江省地方品种,曾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该品种来源于苏联,但种植历史悠久,区域不同,后来形成了勃力大  相似文献   
46.
方正本地麦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是一个栽培历史较悠久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幼苗直立属春性,有短芒,白壳,穗长8厘米,呈长方形。株高47.4厘米,千粒重32克左右,籽粒琥珀红色,粒呈椭圆形。成熟期为中晚熟,生育日数为82天左  相似文献   
47.
通过施用硝酸铵和复合肥及其不同浓度的调节方式来研究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瓜叶水浸液浓度为90 g/L时对葫芦瓜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肥料能减轻葫芦瓜自毒物质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每种肥料不同的浓度对葫芦瓜种子发芽和幼苗各个器官生长影响的作用不同,促进效果总体上表现为复合肥>硝酸铵,复合肥处理浓度为3 g/L时,对葫芦瓜种子发芽、株高、根长和鲜重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肥料浓度为9 g/L时,硝酸铵和复合肥的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48.
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粉红色凤仙花茎的3种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茎,获得凤仙花茎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检测粗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记录观察菌落数,计算抑菌率。结果表明,凤仙花茎的不同提取物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大肠埃希氏杆菌,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凤仙花茎水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g/mL时,水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9.95%、99.99%、99.98%;75%乙醇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94%、100%、99.99%;75%丙酮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1g/mL。综上所述,同一种提取物的不同质量浓度对同一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对3种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明显。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75%丙酮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汽油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的测量,可以检测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及明确故障部位,以便进行准确的维修.以本田F22及丰田5A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发动机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真空变化用真空测试仪进行检测,同时用发动机分析仪等对进行辅助测试,分析典型故障发生时的真空度变化.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找出其真空度变化规律,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50.
23个天选系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天选系冬小麦品种的多样性,发掘小麦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3个天选系冬小麦品种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天选系小麦品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为29.16%;面团形成时间的变异系数为27.62%,抗延伸阻力的变异系数为18.93%。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小麦7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0.868 3%。以稳定时间、抗延伸阻力贡献率最高,为34.806 1%。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23个供试品种在遗传距离23.35水平上聚为5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