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崂山苔藓植物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2.
导入外源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对小麦盐旱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比较了转BADH基因小麦品系99T6及其受体石4185,在盐、旱逆境下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及根活力,探讨了外源BADH基因导入对小麦抗性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3.
粮油检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开设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以及加大工学结合力度等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培养适合粮油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植物逆境应答的分子机制及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植物逆境应答的分子机制,概述了不同应答机制下的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提出了采用基因聚合技术实现不同类抗逆基因的聚合以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范围和抗逆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多年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中国盐碱地改良及果园生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资料。【方法】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生草2年、4年和7年的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Burm.f.).cv. Nakai]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分别测定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自然生草不仅显著提高了黄河三角洲梨园0—40 cm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效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在0—20 cm表土层,自然生草2年的土壤硝态N等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自然生草7年的土壤硝态N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在20—40 cm亚表层,生草2—7年土壤硝态N等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自然生草7年梨园的0—20 cm表层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79 mg•g-1和1.25 mg•g-1,分别是对照的3.8倍和1.5倍,而二者在20—40 cm亚表层无显著差异;自然生草4年及7年的果实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气总量、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均明显高于生草2年的各项指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0—20 cm表土层,土壤5种酶活性与N、P、K、Mg及Zn大都极显著正相关;而在20—40 cm亚表层,除过氧化氢酶外, 其它4种酶活性与所有养分间的相关性大都不显著。【结论】自然生草对降低黄河三角洲梨园0—40 cm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具有明显作用;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自然生草能有效提高参试梨园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并提升果实鲜食品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寻找苹果短枝型枝条形成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探索苹果短枝型芽变形成机理及选育新的短枝型苹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正反向苹果短枝型芽变枝条和正常型枝条差异表达cDNA文库,利用荧光定量RT-PCR验证文库中克隆的插入片段。【结果】从两个文库中共获得291个有效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大小主要分布在300—600 bp之间。利用GenBank的BLAST比对分析,其中126个表达序列标签(EST)找到了与之匹配的同源序列。获得的cDNA片段功能涉及代谢、转录、胁迫响应、转运、光合和信号转导;有165个EST片段未找到同源序列。对文库中EST序列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显示这些EST序列在短枝型芽变枝条与正常型枝条之间差异性表达。【结论】通过构建短枝型苹果正反向文库,得到一些与短枝型苹果枝条节间长度相关联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对短枝型苹果枝条的伸长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龙富’苹果是从‘长富2’选出的短枝型芽变新品种,节间长度介于‘长富2’和短枝型‘烟 富6’之间,树冠比较紧凑,不会因旺长而造成果园郁闭;果实近圆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2.34 g, 果实整齐度高,着色速度快,脱袋7 ~ 9 d 着全红色,优质果率90%以上;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香味浓 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6.1%,品质优。盛果期产量为108.8 t · hm-2,抗性与‘长富2’相近。  相似文献   
88.
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Cd3+对其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和VC含量先升后降,但在同一胁迫时间里随着Cd3+处理浓度的升高,2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CAT和POD活性逐渐降低,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也随之逐渐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过量积累,膜透性(电导率)逐渐增大,且电导率在45℃时大于室温的导电率。  相似文献   
89.
日新月异的世界促使了农业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农业领域引起了一场"变革浪潮"。农业物联网的出现为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随着农业物联网的广泛推广应用,其在葡萄种植方面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葡萄种植可帮助农户监控葡萄生长状况,对葡萄的成长过程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增产增收,避免传统葡萄种植在管理上的一些弊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利用数量性状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以300份新疆野苹果实生株系为试验材料,根据叶片、花朵和果实等器官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方法】采用逐步聚类法,以30%的取样比例,根据2种遗传距离(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4种系统聚类方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长距离法和最短距离法)和3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偏离度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构建24个核心种质,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7种不同取样比例(10%、15%、20%、25%、30%、35%和40%)的构建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取样比例。【结果】(1) 在新疆野苹果构建中,采用欧氏距离聚类优于马氏距离。(2) 4种系统聚类方法比较表明,最短距离法优于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和最长距离法。(3) 3种取样方法比较表明,优先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都能明显提高核心种质的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适宜于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构建,前者略优于后者。(4)20%是最适宜的取样比例。【结论】以20%的取样比例,采用欧氏距离,利用最短距离法进行逐步聚类,结合优先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最有代表性,是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