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西藏色季拉山主要林型土壤的水文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典型样地法,对林芝地区的林芝云杉、高山松、方枝柏等6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芝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总厚度林芝云杉最大,为8. 55cm;川滇高山栎林总厚度最小,只有2. 52cm;其它各种林分凋落物总厚度介于林芝云杉和川滇高山栎之间。总储量高山松林最高,为82.26t/hm2,川滇高山栎林最低,仅为10. 81t/hm2。林芝地区主要林分中林芝云杉的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最大持水量最大,分别为52. 44、54. 50、63. 00t/hm2,未分解层川滇高山栎林最低,为5. 82t/hm2,半分解层糙皮桦最低,为9. 52t/hm2,已分解层西藏箭竹最低,为5. 78t/hm2。方枝柏土壤容重最小,为0. 50g/cm3,土层最薄(0. 70m),但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最大。森林土壤蓄水能力大小排序为:方枝柏(7 987. 00t/hm2 )>林芝云杉(7 291. 00t/hm2 ) >糙皮桦(6992. 00t/hm2 ) >川滇高山栎(634. 70t/hm2 ) >高山松(5 980. 00t/hm2 ) >西藏箭竹(4 696. 50t/hm2 )。土壤渗透性高山松林最好,林芝云杉最弱;川滇高山栎、方枝柏林A层渗透速度远远大于B层、C层;糙皮桦和西藏箭竹林B层、C层相差不大,但都稍低于A层。  相似文献   
22.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品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导致病原菌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和产量。生姜茎基腐病是其中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目前现有的防治措施,存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从莱芜患病生姜植株中分离筛选病原菌,明确其分类种属和致病性特征。同时探究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外源物质对致病菌的防治效果和生姜植株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莱芜的发病生姜中分离筛选出7株不同的病原菌,研究结果共发现7株致病菌,分别是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proliferatum、Penicillium oxalic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Nigrospora oryzae、Fusarium solani、Globisporangium spinosum,其大致归属于镰刀菌和腐霉菌属。施用了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不同的外源物质,探究其防治效果。结果发现2种外源物质对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并且类黄酮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在20 g/L类黄酮的施用下对病原菌Globisporangium spinos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抑制率可达100%,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63.4%、64.0%、67.9%、70.8%、91.%。。在20g/L安石榴苷的施用处理下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Globisporangium spinos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27.8%、43.8%、100.0%、30.0%、23.3%、62.5%、83.3%。外源物质类黄酮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生姜植物体的防御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防御基因(PAL、GLU、REF、HMGS、WRKY8)表达,在48h下,不同浓度(20 g/L、10 g/L)类黄酮处理的姜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发现PAL、GLU、WRKY8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处理下的生姜植株抗病性显著增强,利用类黄酮来防治生姜病害可成为化学农药的一种替代品。  相似文献   
23.
24.
正国网河北深州市供电公司在供电所实施"四卡一周报"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管控,有效提升了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1《安全培训问题卡》,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第一道关口。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该公司在供电所开展  相似文献   
25.
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是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细胞壁中,在常规饲料原料中,豆粕中β-甘露聚糖的含量最高。β-甘露聚糖能够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养分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β-甘露聚糖酶能够降解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改善日粮利用效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本文系统论述了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β-甘露聚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在畜牧业中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机械精度测量技术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是进行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桥梁。安徽三联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民办本科,为使学生更够更好的服务企业,我们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精度测量技术,具备正确使用计量器及处理结果的能力以及了解分析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机械精度测量课程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尺寸误差、几何误差以及表面粗糙度三个实验进行研究,探究机械精度测量实验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7.
甜樱桃采用纺锤树形,结果早,适宜密植和保护地栽培。选1年生壮苗于春季栽植后,立即留80~60cm定干。发芽前进行刻芽。采取高定干、低留枝、刻芽加环切的方法,促使当年萌发6~9个长枝。露地栽培离地面50cm、扣棚栽培离地面30cm开始向上每隔3~5个芽,选芽体饱满、方位适宜的芽,在芽上方2cm处用小钢锯条横拉一下,深达木质部。芽萌发后新梢长至10~15cm时,如中下部芽生长缓慢时,可沿树干自下而上每隔2~3个芽绕树干环切一道,共2~3道,促使被刻芽生长均衡,防止顶端新梢旺长。  相似文献   
28.
<正>为了了解豫选黄河鲤和松浦镜鲤这两个品种在当地的生长情况,选择黄河滩区的一个养殖基地,开展鲤鱼生长性能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案1.试验条件池塘全部为土池,单口池塘面积12~15亩,松浦镜鲤、豫选黄河鲤和普通鲤鱼各选择3口试验池,均配有投饵机和增氧机,进排水方便。2.苗种与放养松浦镜鲤(SP)苗种来自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平均体重为50克;豫选黄河鲤(YX)苗种来自河南黄河鲤鱼良种场,平均体重为40克;普通鲤(PT)是养殖户在当地购买或自繁自育,平均体重为50克。  相似文献   
29.
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利用1961—2010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气象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除了≥20℃积温以外,其他各界限温度积温都表现出极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在55.6~77.3℃?d/10 a之间;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并不显著;≥0℃、≥10℃间隔日数及无霜期表现出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分别为4.8 d/10 a、2.6 d/10 a和2.3 d/10 a。≥0℃、≥10℃积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5℃、≥15℃、≥20℃积温在1998发生突变;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点;≥0℃、≥10℃初终日间隔日数及无霜期突变点发生在1991年、1996年、2004年。除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及≥20℃积温外,其他积温普遍存在6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无霜期存在6~8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0.
2011年7月2—3日山东大范围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山东短时暴雨发生发展的中尺度物理机制,分析强对流来临之前的中尺度信息,提高山东地区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和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山东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结果表明,此次山东大范围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地面气旋、副热带高压等系统共同影响产生;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低层切变线的出现,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等条件的合理配置,造就了这次大范围暴雨;暴雨出现在850 hPa上MPV1正负值过渡带、MPV2弱负值区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研究中尺度对流云团范围和强度的不断变化对判断暴雨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