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54篇
  56篇
综合类   324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生物质能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传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领域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寻求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的新模式,推广改进农村燃料结构,改变农民炊事方式,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江西、福建、辽宁、云南四省的农户调查,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户相关情况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显著影响,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明显增加,并且农户对林改政策的了解和林权证的发放是影响林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3.
采用位错分析法,研究弹性纵向剪切情况下无限大域圆孔上分叉裂纹问题.这是一种解析数值相结合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充分利用了解析方法精度高和数值方法适用性广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保角变换等解析解的局限,各裂纹位置可以是任意的.算例中所得的图表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54.
简要介绍了早熟抗溃疡病猕猴桃优系‘JS67’的选育过程,阐述了‘JS67’的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该优系平均单果重78.6g,果实卵形,果肉黄色,肉质细腻,风味甜,香气浓郁;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总糖13.2%,总酸1.2%,维生素C 792mg/kg。在湖北省建始县,果实8月下旬成熟,丰产稳产,抗溃疡病。  相似文献   
155.
‘玉谭蜜荔’是由海南原生荔枝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产品种,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果实平均单果重20.60g,可食率74.50%,穗果率高可达到21以上,6年生单株产量达到30kg。果实成熟时颜色鲜红至紫红色,有浓郁蜂蜜香味。在海南‘玉谭蜜荔’果实6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56.
为阐明H2O2和NO对龙眼成花及AP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9年生‘石硖’反季节龙眼结合H2O2和NO促进剂及信号阻断剂喷施,分析成花及AP1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季节龙眼AP1基因在成花过程中表达量上升,而SNP和MV处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尤以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DMTU处理显著抑制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L-NNA处理对侧花原基形成时叶片AP1基因表达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对顶芽AP1基因表达影响不大。结合龙眼成花情况,推断加强NO、H2O2信号有助于促进龙眼成花,而阻断H2O2信号将抑制龙眼成花。  相似文献   
157.
<正>各种鸡病毒病原体威胁着全世界养殖业的安全,其中肠样病毒或小圆形病毒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小圆形病毒分为杯状病毒科、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圆环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和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可在人类(主要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老人)和几种哺乳动物(犊牛和羔羊)以及鸟类(鸭和肉鸡)中引起腹泻、肠炎和其他相关病症。虽然该病毒在人类身上于1970年便被发现,但星状病毒科仍然是研究最少的病毒之一。在家禽业中威胁最大的两种星状病毒科是禽肾炎病毒和CAstV。  相似文献   
158.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影响很大,分析积温变化特征可为种植业布局、农情测报、防灾减灾及气候区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据山西109个气象站1979—2016年间气温日均值资料和SRTM3 DEM数字高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回归模型、IDW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分析建模工具,内插到100 m×100 m的小网格上,进行热量资源分布精细化模拟,绘制出山西积温分布图,分析日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和起止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8 a来,山西≥10℃积温平均为3 252.3℃,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气候倾向率为154.9℃/10 a;持续日数增加,平均为192.7 d;变化周期为6~8 a,且在1997年前后出现由冷到暖的突变;≥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均呈波浪上升趋势,最长和最短日数距平均值分别为19.76、-9.6 d;2 500℃以上积温区明显增加,积温带向东北方向推移;积温及持续日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随海拔增加递减。  相似文献   
159.
大豆作为前作植物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前作大豆对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采用大田轮作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研究大豆、白菜、油菜分别作为前作,调查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和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前作的根系分泌物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作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4.00%和19.26、土壤休眠孢子含量为1.45×106个/克土壤,显著低于前作为油菜、白菜和撂荒对照的相应量。大豆、油菜和白菜根系分泌物均可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与根肿菌休眠孢子共培6 d后,大豆根系分泌物培养的休眠孢子萌发率为29.82%,显著高于白菜(15.52%)、油菜根系分泌物(14.83%)和营养液(6.48%)培养下的萌发率。据此推测,前作种植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发生和危害减轻,原因应与大豆根系分泌物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因缺少寄主植物而死亡,导致诱发病害的初侵染源(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0.
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对自相残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群体饲养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在不同龄期的自相残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密度(5、10、20头/瓶和30头/瓶)下,不同龄期的幼虫自相残杀率差异显著,不同密度下的自相残杀行为主要集中在5龄幼虫,其自相残杀率均在5龄第2天时最高,在5、10、20和30头/瓶中分别为(14.34±3.28)%、(17.94±3.26)%、(18.21±3.47)%和(27.05±5.52)%,幼虫在5龄前的自相残杀行为并不明显。进一步测定发现,相同数量的4龄和5龄幼虫混合后在3种密度(4、10和20头/瓶)下的自相残杀率无显著差异(F=2.29,df=2,P>0.05),但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死亡的4龄幼虫占总死亡个体的比例升高,而死亡的5龄幼虫所占比例下降。这说明草地贪夜蛾同一龄期的幼虫自相残杀行为具有明显的龄期依赖性,自相残杀行为主要发生在高龄幼虫间。低龄和高龄幼虫同时存在时低龄幼虫被残杀的比例较高。试验结果对于草地贪夜蛾的室内大量饲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