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澳洲坚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特色林果产品,有“坚果皇后”之美称。凡品尝过澳洲坚果的人,均赞不绝口。由于全球适宜栽种澳洲坚果的地域有限,产量较少,因此,产品供不应求,多年来国际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目前,澳大利亚的鲜果收购价是每kg1.21美元,美国夏威夷是1.34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11元,鲜果经初深加工后增值很大,  相似文献   
52.
淮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淮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淮安市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以为加快发展淮安市食用菌产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农业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指出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模式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综合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建议与对策,为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服务三农提供更好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六倍体小黑麦及普通小麦中国春、大粒1号茎秆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抗倒性强的小黑麦品系茎秆基部节间中维管束的数目最多,大粒1号品系次之,中国春品种最少;小黑麦和大粒1号茎秆的纤维素含量均高于中国春;小黑麦的弯曲强度最高,弹性模量较大,这与其较强的抗倒伏能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55.
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科研工作者们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问题,这里面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转基因作物自身的杂草化问题,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并没有提高作物的生存竞争能力,在没有选择压力的自然条件下,即使转入了抗病抗逆基因,转基因植株的生存竞争能力也没有增加,因此杂草化的可能性很小;二是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漂移使得同种或近缘野生种或得某种抗性而成为更加难以防除的“超级杂草”,由于不同植物种间杂交能力不同,外源基因转移并稳定遗传的几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作物的风险性也不同,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监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转基因作物对作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多数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会通过基因漂移,外来基因在农家品种或野生种中固定及其竞争优势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乃至丧失,也有观点认为,从长远看,转基因作物将会增加作物的生产力,从而少用农田,少用农药,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作物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正反两方面的报道均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研究分析方法亟待规范;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仍在研究争论之中,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56.
大豆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用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GNA)转化吉林省主推品种吉林20号、吉林30号、吉林45号品种大豆。通过接蚜鉴定和PCR鉴定,从所获得的种子苗中筛选出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后代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1)PCR分析,转基因植株97TGR1和97TGR2的T2代表现阳性,第5代表现阳性纯合;97TGR1、97TGR2和98FD1~98FD20的T3代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证明,GNA基因在蛋白质水平有表达,最高表达量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7%;97TGR1、98TGR2和99JI45 TGR2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NA基因已插入大豆基因组;(2)遗传学分析,97TRG1的T2代呈孟德尔3:1分离,97TGR2的T3代出现种皮颜色不规则分离。经过抗蚜性鉴定和连续的筛选,获得抗性纯系;(3)抗蚜性鉴定,转基因株的T1、T2世代转基因植株可抑制蚜虫繁殖量50%~90%;(4)品系鉴定,转基因大豆的抗蚜性达到农学标准抗(R)和高抗(HR)水平;大面积环境释放试验自然感蚜鉴定,转基因系蚜虫发生的高峰比对照延迟,高峰期过后群体蚜量的下降速度也比对照快。本研究认为,大豆花粉管通道技术可以利用于大豆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中,GNA基因在改良大豆的抗蚜性上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57.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连续传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MbNPV) 在同源寄主细胞系NEAUMb931104( Mb931104) 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包涵体游离病毒( MbNPV_NOV) 在接种后14 h 达到吸收高峰,病毒滴度降到最低值5-79 ×102TCID50/m L,接种病毒96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2-13 ×105TCID50/mL,在NOV(nonoccluded virus) 连续传递20 代的过程中,MbNPV_NOV 毒力随传递代数的增加而减低,并且多角体的毒力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前几代能使甘蓝夜蛾幼虫死亡率在90 % 以上,传递到15 代以后产生的多角体对甘蓝夜蛾的幼虫几乎没有毒力。  相似文献   
58.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对靶标害虫的毒力具有显著相关性,对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初步筛选具有重要意义.鉴定随机分离自亚洲玉米螟幼虫僵虫的10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其进行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菌落生长速度以及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均呈现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不同菌株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不同绿肥在翻压和覆盖两种还田方式下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设置光叶苕子翻压(VB)、光叶苕子覆盖(VS)、黑麦草翻压(RB)、黑麦草覆盖(RS)和无绿肥(CK)5个处理,测定土壤CO2、N2O、CH4浓度和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分析了土壤温室气体的...  相似文献   
60.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与节约再生能源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常态发展下农业经济转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构的关键一环。通过秸秆生物的科学利用,大幅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短缺性矛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愈发突显。文章重点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实践改革推进为例,针对性探究归纳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及其技术方法的可推广性。包括对于既往解题的有效解决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饲料生产一体化融合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