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4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人工授精前应准备好各种器具.包括集精杯、输精器、注射器、稀释液、脱脂棉花、75%酒精、输精台(高60~80厘米)、显微镜及其配套器具、消毒器具、保温瓶、围栏等。集精杯、输精器、注射器在每次使用前应先消毒备用。  相似文献   
82.
小菜蛾寄生性天敌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类群及优势种研究进展 ,对其保护利用措施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旨在提高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3.
采用组合增强的YOLOX-ViT协同识别温室内番茄花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番茄花果的协同识别是温室生产管理调控的重要决策依据,针对温室番茄栽培密度大,植株遮挡、重叠等因素导致的现有识别算法精度不足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深度学习的番茄花果协同识别方法,引入图像组合增强与前端ViT分类网络,以提高模型对于小目标与密集图像检测性能。同时,通过先分类识别、再进行目标检测的级联网络,解决了传统检测模型因为图像压缩而导致的小目标模糊、有效信息丢失问题。最后,引入了包括大果和串果在内的不同类型番茄品种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经测试,研究提出的目标检测模型的平均识别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为92.30%,检测速度为28.46帧/s,其中对小花、成熟番茄和未成熟番茄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7.92%、92.35%和96.62%。通过消融试验表明,与YOLOX、组合增强YOLOX相比,改进后的模型m AP提高了2.38~6.11个百分点,相比于现有YOLOV3、YOLOV4、YOLOV5主流检测模型,m AP提高了16.56~23.30个百分点。可视化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实现了对小目标的零漏检和对密集对象的无误检,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84.
针对茎秆农作物根系残留田间影响土质的问题,以根系掘除设备的锄板为研究对象,利用JKR接触模型来描述土壤颗粒间相互接触时的运动情况。基于离散元法,采用EDEM软件分析锄板入土过程中不同速度(整机前进速度)、转动角速度(锄板绕转动点旋转的平均角速度)和离地高度(刀尖距地面的距离)对所受合力的影响,并利用仿真得到锄板从初始位置转到指定角度过程中的最大合力值。基于Box 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三元二次线性数学模型,由方差分析结果得到该数学模型极为显著(P<0.01),说明所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由数学模型确定前进速度0.41 m/s,转动角速度40°/s,离地高度115 mm时,锄板所受最大合力可达到其最小值为563.36 N。在烟草种植试验地进行田间实测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数据数值与田间试验数值相对误差为5.1%,验证模拟的根土复合体土壤模型基本符合土壤力学特性,能真实模拟该试验地土壤属性。研究表明采用离散元法分析锄板入土作业所受合力的可行性,可进一步为锄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获得对玉米茎基腐病具有良好防效的拮抗菌株,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以玉米茎基腐病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靶标菌的拮抗放线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用抑菌圈法筛选效果良好的拮抗菌株并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谱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获得1株对拟轮枝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SM3-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SM3-7鉴定为核粒链霉菌Streptomyces sclerogranulatus。该菌株抑菌谱广,对玉米上的8种植物病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拟轮枝镰孢菌抑菌圈直径可达(28.03±0.45mm)。盆栽防效结果表明,菌株SM3-7发酵液对抗病品种“良玉99”和感病品种“全玉1233”的玉米茎基腐病14d防效分别达77.28%和76.12%,21d防效达72.20%和71.89%。核粒链霉菌菌株SM3-7发酵液可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为利用微生物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拟轮枝镰孢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日粮中舔加烟酸铬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窝45日龄长×约×互断奶仔猪中,每窝选同性别体重接近的健康仔猪各2头共40头。按配对实验分成两组;对照组饲喂日量,实验组添加200μg/kg的烟酸铬(以Cr元素计),进行为期40d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2%,饲肉比提高8.1%,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7.
转光膜是一种可以转换光质,并且把吸收的太阳光转换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的功能性农膜。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转光膜和普通膜对照试验,研究转光膜对温室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转光膜在农业发展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转光膜有效提升了温室环境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内,转光膜温室的平均空气温度、平均光照强度、平均CO2浓度以及土壤温度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2.10%、3.79%、31.73%和3.32%。对于作物生长来说,转光膜温室下生菜的株高、叶长和SPAD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3.55%、2.55%和2.42%,生菜平均公顷增产8.54%。整体来看,在转光膜的使用下,温室的空气、光照及土壤环境参数有所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生菜生长形态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88.
该研究针对全中国尺度的土壤墒情监测需求,构建基于自动监测站原位监测与多源专题数据的土壤墒情数据获取感知技术体系,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清洗策略并建立数据校正插补模型。系统基于云原生技术设计,将模块以微服务形式灵活开发部署,通过容器技术打包运行独立实例,布设了墒情数据上报采集、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等核心模块。依托空间分析和WebGL技术开发3D WebGIS数据分析功能模块,实现协同土壤墒情、土地利用、海拔高程等多源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制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墒情估算和基于水量平衡的灌溉决策应用服务。系统已在中国21个省份得到应用,建立自动监测站970个,采集监测数据6000余万条,为用户掌握土壤墒情现状、指导农业节水灌溉、获取可靠科研数据等应用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9.
龙井县于1984年春,选择境内平均坡度为25°,坡向多为阴坡的智新林场,首次进行了鱼鳞松的飞播造林。播种面积10,023亩,有效播种面积占90%,平均亩播种量为1.2市斤,播后每亩平均出苗1,472株。经过秋后普查,幼苗生长良好。通过普查,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并需要改进。即:一、凡种子落到清理林地后的发芽率高,幼苗生长也好。未经整地与清林的则发芽率很低,相差一半。二、低飞播种比高飞的效果好,一般是航高30—60米的,平均每亩出苗2,100株,航高150—200米的只有100株。  相似文献   
90.
一、试验处理包括对照共五个处理:1.70%甲基托布津粉剂拌种:棉籽先用清水浸14小时,然后捞出按种子重量的0.8%拌药。2.20%稻脚青粉剂拌种:方法及用药量同上。3.40%多菌灵胶悬剂浸种:棉籽用种子重量2.5倍的0.3%多菌灵胶悬剂药液浸14小时后,捞出。4.70@2抗菌剂浸种:棉籽用种子重量2.5倍的2,000倍70@2药液在55~60℃的温度下浸闷半小时后,捞出。5.对照:棉籽用清水浸14小时后,捞出。二、试验项目及方法1.发芽率测定用同一品种同一期籽棉轧出的质量相同、重量相等的棉籽,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