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西省农机局许继光副局长在《山西农机》 2000年第 6期上发表的《论农机化的“为”与“位”》一文,对农机化“为”与“位”为何不符的问题,从主观上找到了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宣传不到位”。读后很受启发。联想到自己在农机战线工作的实际,大凡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和社会各界认可的工作,都与处理好了做(实干)和说(宣传)的关系分不开。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1.欲做之时先要说 说好才能做得更好 1972年,我到襄汾县丰盈公社(现为丰盈乡)当农机管理员。当时那里没有农机站,尽管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却长期徘徊不前。为…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襄汾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苜蓿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性目标,列入“绿色三元”主导产业之一。但种植苜蓿在当地是个新型产业,经济效益如何?农民心里都没有个底。2002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心系草业发展,组建了县乡镇企业———汾河牧草开发公司,不但在技术、设备上进行大胆投入,而且经费上也投资400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推动当地草业发展。汾河牧草开发公司成立后,始终把“诚信、发展、富民”作为企业的发展宗旨。他们以种植苜蓿为切入点,推动全县草业向产业化发展。首先在邓庄镇燕村汾河滩上建起了一个667hm2苜蓿示范区,实…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襄汾县投资80多万元在古城镇站李村建成一座利用废煤气做热源,年产1.5万t干苜蓿的环保型牧草加工厂,现在已投入正式运营,产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不仅解除了当地农民种草的后顾之忧,而且填补了我国利用废煤气做热源烘干牧草的空白。襄汾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把发展苜蓿生产列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苜蓿种植面积达6667hm2。县农业开发办早在2001年就在邓庄镇燕村建起一座大型牧草加工厂,投资200多万元从外地引进了2套牧草烘干设备。但由于这套设备是以原煤作热源,不仅污染严重,而且生产率较低。县农业…  相似文献   
14.
南征北战创经验被誉为“南征北战第一师”的襄汾县农机局经营管理站在组织1996年“南征北战”机收小麦大会战中,着重抓了4点,取得良好的效果。(1)领导重视县政府由县长段克己挂帅成立了指挥部,还印发了关于加强联合收割机管理的通告600余份,各乡镇都成立了...  相似文献   
15.
1事故种类(1)发生在道路行驶中的重大事故。①因机件损坏或失灵而发生的撞车、翻车事故 ;②结队行车 ,车距太小 ,发生相撞的事故 ;③路遇拦截机车者 ,驾驶员高速突围发生车祸 ;④超车不当 ,与其他机动车碰撞 ;⑤在弯道、坡路、山路、窄路和隧道中行驶 ,因速度过快而发生撞车、翻车事故 ;⑥通过无人看护的铁道口与火车相撞 ,机毁人亡 ;⑦在路边修车 ,未设明显标志 ,被过往车辆冲撞 ;⑧随机人员坐在粮仓内 ,因搅龙分离不清将人切伤 ;⑨联合收割机放在汽车上运载时 ,被横跨公路的电缆、标语牌、拉线挂翻 ,致使坐在驾驶台上的机手伤亡 ; …  相似文献   
16.
被襄汾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誉为"老黄牛"的吴创基,在乡镇和农机系统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曾30多次受到农业部和省、市、县的表彰与奖励.1997年春,老吴从农机局局长岗位上退休了,但他退而不休,8年多来仍在默默地为"三农"做着无私奉献,绘画出一幅"老牛腑首自奋蹄"壮丽多彩的农业开发画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春节期间在农村利用各种农业机械闹“红火”的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在欢乐之中忽视了安全工作,事故屡有发生,给节日期间人们的愉快心情抹上了一层悲伤,也给受害家属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庆祝《当代农机》创刊4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有许多话想说,千言万语归结一句话:永远难忘杂志社同仁的农机情。一见钟情我是1972年从县财贸系统调到农机部门工作的。翌年春,在农机局办公室见到一份《山西农机》(现更名为《当  相似文献   
19.
20.
贺联     
上联:《山西农机》创刊30年来,始终坚持农机科普期刊的性质,竭诚为农业、农民和机手服务,全社同仁同心同德,肩负发展农机化的重任,施展各自的才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将独具特色的《山西农机》屹立于期刊之林,并载入农机化的史册。下联:出版近170期的《山西农机》排邪扶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振农机雄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办刊人员群策群力,奋发向上,勇于接受批评和建议,迅速改正,《山西农机》在全省享有很高的声誉,她的前途是光明的。贺联@张锁柱 @段培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