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侵蚀临界坡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度不同,土壤侵蚀量有较大差别。探讨土壤侵蚀临界坡度,对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Renner研究土壤侵蚀临界坡度的结论是40.5°;Horton定为57°;曹文洪:41.4°或45°;陈法扬及林敬兰等:25°;郑粉莉:26.5°;阮伏水:27.6°;靳长兴:24°-29°……由于研究的边界条件不同,得出的结论各异,存在着应用上不确定性,可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从土壤侵蚀机理和过程入手,应用“3S”技术探求不同地区的土壤侵蚀临界坡度。为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3.
编者按:生产性能测定和精液交换是生猪联合育种的基础。为了推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的应用及种公猪站和猪人工授精体系的建设。对种猪场的种猪质量进行监督检验。打造和建立种猪联合育种的平台,河北省于2010年开始开展利用中心测定站进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34.
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近几年来,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特别是"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内奶业遭受巨大打击,奶源问题一再受到全球的关注。我国奶牛养殖以散户为主,散户、小区与规模场3种模式并存的格局,一直都被认为是导致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之一。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奶业主产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散户3种养殖模式的生产管理状况,包括存在比例、饲养管理水平、生鲜乳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受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国乳业》编辑部组成调查组,于2011年9~11月期间,走访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土默特左旗、和林县,乌兰察布市冰城县,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九原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密山市、大庆市肇州县,绥化地区安达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及赵县、晋州市、藁城市、元氏县,张家口市等我国奶业三大主产区的部分主产市、县,对当地的23家规模养殖场、18个养殖小区、30户散养户和48个生鲜乳收购站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典型访谈,形成了《2011年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不同养殖模式生产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我国生鲜乳收购站(奶站)监管状况调查报告》,以及黑龙江、河北、内蒙古3个奶业主产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本刊将分2期刊登,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5.
以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野外实地调查为例,阐述了手机软件在茶树种质资源野外工作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手机软件在野外实地工作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6.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建群种类,能有效吸收和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了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湿地植物,并对其氮、磷、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从应用及配置方法上,论述了湿地植物选择和优化配置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田区域生态恢复的意义,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工程中湿地植物的设计应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为探究江西省引种省外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适应性与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茶树良种.[方法]以25份省外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含量、抗逆性和制茶品质等15项性状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性状指标的贡献度与相关性,最终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引种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15项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08%~57.20%,其中13项在10%以上,表明所引进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在江西省的适应性差异性较大,其中生长势、EGC、耐旱性、耐旱性最大,发芽密度、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一芽一叶期、总游离氨基酸、EC、ECG、EGCG次之,水浸出物和绿茶品质得分最小;因子分析提取的5个主因子能够解释引种品种适应性的79.19%的信息,各性状对主因子均有相应的贡献,性状指标中生长势、发芽密度、耐寒性和耐旱性之间相关性较大,水浸出物、茶多酚、EGCG、EGC和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之间相关性较大,EGC、EC、咖啡碱和一芽一叶期之间相关性较大;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显示有11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在0.7以上,综合评价最好,依次为浙农117、福鼎大白茶、浙农113、鄂茶1号、迎霜、湘波绿2号、浙农902、白毫早、名山白毫、玉笋和春雨1号,这些品种的制茶品质优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大,物候期早,化学成分含量优异和抗逆性较强;11份品种评价为中等;3份评价较差.[结论]灰色关联度法可应用于茶树引种品种的适应性评价,综合评价最好的11份茶树良种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选育时的遗传亲本材料,评价中等和较差的应谨慎引种.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