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徐娟  黄洁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2):373-376
通过分析评价6份木薯种质块根的主要营养成分与食味,结果表明:不同木薯种质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ZM8229的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9%、2.53%,均高于其余5个品种,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华南9号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55、19.04 mg/hg,高于其它品种,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水平;华南8号的蛋白质含量为2.31%,高于华南6068、GR911、华南9号、华南101,达极显著差异水平;食味综合评价最好的为华南9号;木薯块根的干物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木薯干物率可作为选育高淀粉木薯品种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2.
栀子成分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栀子叶、花、果等各部分成分的研究进展,对各成分功能和效用做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栀子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研究宾川石榴品种资源,以期为扩大石榴品种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对大理宾川的红皮石榴和绿皮石榴、以及引种的四川会理青皮软籽和小红皮、山东酸石榴、河南封丘麻石榴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调查和果实主要品质分析。[结果]青皮软籽和麻石榴果树长势和果实主要品质较好,对宾川的气候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小红皮果树长势一般,果实主要品质一般,风味差;宾川本地红皮和绿皮石榴果树和果实主要品质一般,风味差;酸石榴虽然长势好,但风味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出石榴种质资源研究方向,确定石榴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育种、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并为石榴生产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44.
进入冬季后,气温、水温降低,池塘中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一些养鱼户错误地认为冬季鱼塘管理基本上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其实,冬季的池塘管理也不能掉以轻心。热带鱼、虾类要进入越冬保种期,苗种和亲鱼要准备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鱼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年的渔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冬闲塘不闲”。  相似文献   
45.
桑枝粉对水中Cr(VI)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作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6h;桑枝粉用量增加,吸附去除率提高;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增大,吸附去除率下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桑枝粉用量5g/L,pH值1.5,温度25℃,吸附时间6h,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为10mg/L。桑枝粉对Cr(Ⅵ)离子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46.
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作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6 h;桑枝粉用量增加,吸附去除率提高;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增大,吸附去除率下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桑枝粉用量5 g/L,pH值1.5,温度25℃,吸附时间6 h,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桑枝粉对Cr(Ⅵ)离子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47.
梁称福  陈正法  徐娟 《蔬菜》2005,(11):42-44
四湖是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的总称,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于蔬菜作物大面积生产。近年来,该地区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仅监利县现有蔬菜塑料大棚3万多座,面积达530hm^2以上。但是由于品种单一、土壤连作、管理不善等原因,蔬菜病害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也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8.
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具体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对"校内的交通体系"和"文娱场所适用性"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总体环境品质"、"宿舍适用性评价"和"到教室时间满意度"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多数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子分析结果为:对23个因子进行旋转因子分析从而得到主成分、并依次命名为交通可达性因子、总体环境意象因子、建筑适用性因子、校园生活环境因子及物理环境因子.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校的环境质量主观评定等级为"一般"至"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红地球和皇家秋天葡萄苗叶片的红外光谱图.[方法]测试了2种葡萄苗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选取1 800 ~750 cm-1范围内原始光谱数据做二阶导数处理,显示在该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区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PCA和PLS-DA都能很好地区分2个品种的葡萄苗,其中主成分的正确率为100%,偏最小二乘法在隐含潜变量为9时正确率最高,此时2个葡萄品种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正确率均达100%.[结论]小波变换结合PCA和PLS-DA用于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红地球和皇家秋天,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葡萄苗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以花生胚小叶为外植体,观察花生胚小叶在添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研究不同花生品种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以确定各品种的卡那霉素临界浓度。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D16对卡那霉素最敏感,其临界浓度为100 mg/L;花育22对卡那霉素的耐受性最高,其临界浓度为200 mg/L;J11及鲁花11的卡那霉素临界浓度均为15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