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对经过鉴定的新城疫病毒穴NDV雪分离株,按国家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在隔离器中接种SPF鸡,设标准LaSota疫苗株作对照,进行免疫保护实验。免疫后,每7d采血监测NDV抗体。免疫后3周,利用ND强毒分离毒和F48E9分别进行交叉攻毒实验,同时设SPF鸡对照。每天观察,及时剖检发病鸡,检察鸡群病变,以确定疫苗的保护性,以便对常规生产中的免疫失败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2.
选取中国1996-2005年的8株鹅、鸭等水禽NDV流行株,克隆其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参考GenBank中具有F和HN核苷酸全长的16株国内外NDV代表株、16株国内水禽流行株以及12株只具有F基因的水禽毒株序列,参照传统F基因分型方法,分别对F和HN基因进行分型,同时进行相关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6株国内外代表株F和HN基因分型基本一致,但24株水禽NDV流行株中只有15株相同,符合率为62.5%,不同占37.5%(9/24)。系统发育和同源比较发现:水禽NDV流行株HN基因高度同源,同属Ⅶ型,而F基因则分属不同的基因型。通过对24株NDVF和HN基因氨基酸全长以及进行F基因分型的F基因47-420位核苷酸的同源性相关性比较证实:F基因前47-420位核苷酸的遗传变异与F基因氨基酸全长变异密切相关,r=0.916,但与HN基因的氨基酸变异不相关,显示出NDV在演变过程中F和HN基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水禽NDV是家禽NDV的重要储存宿主,应高度重视水禽NDV的变异。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多次出现按正常程序免疫的鸡群爆发传染病的报道,给养殖场(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除可能存在疫苗因素外,一些非疫苗因素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重视非疫苗因素对鸡群免疫效果的影响。1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潮湿,就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聚积,将造成鸡群应激,易导致对呼吸道途径感染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原感染机率大大增加。同时,不严格进行卫生消毒的环境导致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鸡群处于病原的包围之中,也增加了对健康鸡群的感染机会。2…  相似文献   
84.
在山东多个疑似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到13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与多种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确定11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病毒。为评价ND分离株的致病特性,对此11株病毒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具体包括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和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85.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旋毛虫可侵害人、猪、鼠类、犬等150多种动物,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内,幼虫可在宿主的横纹肌肉内寄生。人发生旋毛虫病是因食用了生的或未烧熟的旋毛虫病肉[1]。自70年代末以来,英国曾3次爆发本病,我国也发生了几十次人感染旋毛虫的事故。尤其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肉量增加,而且肉类及食用方法多样化,致使本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2]。为加强对旋毛虫病控制的研究,本文现将旋毛虫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原1825年首次发现的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T.sp…  相似文献   
86.
为探索肉鸡内毒素血症时体内自由基变化及内毒素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评价氨基胍的治疗作用,将90只肉鸡,随机分成三组:内毒素处理组(LPS组),氨基胍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0只。在试验后1、3、5、7、9 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肝组织并采血,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的NO浓度、NOS活性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肉鸡内毒素血症时NO和NOS均有升高,机体合成蛋白质和胆固醇的能力下降,肝肾解毒排毒能力下降,应用氨基胍治疗组有显著改善。肉鸡内毒素血症时自由基活性增强、肝肾功能受损、氨基胍能明显降低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87.
采用RT-PCR方法直接从芦花鸡肿瘤中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的核酸扩增,经测序证实为ALV。将上述病料接种DF1细胞(C/E)进行盲传,并对其感染细胞上清进行ALV P27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证实获得了一株病毒,命名为SDJN2012。用PCR方法扩增其囊膜蛋白gp85基因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ALV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或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SDJN2012与山东较早发现的J亚群ALV代表株SD0001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93.4%(92.6%),与J亚群不同年代的代表株同源性为88.6%~93.3%(88.2%~90.6%),而与A,C,D,E亚群ALV毒株的同源性仅为19.7%~32.2%(10.2%~32.2%),进一步确证分离到的病毒为J亚群ALV。对种蛋的跟踪监测证实:ALV蛋清P27抗原阳性率为37.6%,而血清学监测则呈现多样性的变化:鸡群发病前J亚群ALV抗体检测为阴性,发病后阳性率仅为9.35%,而A/B亚群阳性率则由发病前的9.8%,攀升到发病后的75.4%,彰显出ALV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选取3个企业生产的12批疫苗,免疫SPF鸡、SPF鸭,跟踪至免疫后24周,每3周采血检测Re-6、Re-4 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SPF鸡、SPF鸭分别在免疫后6周和3周Re-4、Re-6抗体即可达到高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SPF鸡抗体的高峰值高于SPF鸭;SPF鸡的高抗体水平的维持期长于SPF鸭;3个企业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9.
兽药残留的原因、对策及其监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在人们食物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兽药残留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国内外,兽药残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0.
为初步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6—2017年,在济南市5个辖区采集502份犬血样,利用竞争ELISA抗体试剂盒、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分别检测光滑型(猪、牛、羊种)和粗糙型(犬种)布鲁氏菌抗体。结果显示,济南市犬布鲁氏菌光滑型、粗糙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6%、1.99%。结果表明,济南市宠物犬中的光滑型布鲁氏菌感染率较高,潜在传播风险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