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进一步研究水稻晚粳品种农垦58转变为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突变位点,并精细定位光敏不育基因pms3,我们利用农垦58S/1514杂交组合的F1进行花药培养构建了一个DH群体,验证了在该群体中光敏不育受pms1、 pms3两对基因的控制,并根据分子标记分析选择第12染色体是1514基因型、 第7染色体农垦58S基因型的DH系DH80与农垦58S杂  相似文献   
22.
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秧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郭再华  贺立源  徐才国 《作物学报》2005,31(10):1322-1327
选取4个典型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08、580和99112,并以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12和99056为参照,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磷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耐低磷基因型对3种难溶性磷源(有机磷、铝磷和磷矿粉)吸收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磷处理,6个基因型生物量和根干重基本上均为全磷处理(P)>对照+铝磷(CK+Al-P)>对照+磷矿粉(CK+RP)> 对照(CK);4个耐低磷基因型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大于2个磷敏感基因型;对于根冠比,耐低磷基因型580和99011为对照+磷矿粉(CK+RP)>对照+铝磷(CK+Al-P)> 对照(CK)> 全磷处理(P),耐低磷基因型508、99112和磷敏感基因型99012为CK> CK+RP> CK+Al-P > P,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CK+Al-P > CK+RP > P>CK;缺磷处理,秧苗活化吸收难溶性磷源的能力均为OP> Al-P> RP,且不同基因型的分解吸收能力对OP为99011> 508> 580> 99012> 99112> 99056(表2),对Al-P为580> 99011> 99112> 508> 99056> 99012(表3),对RP为580> 99112> 99011> 508> 99012> 99056(表2)。此外,缺磷即CK处理,508对低浓度的磷吸收最多(表2和表3),而580对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表3),这些特征可能也是它们耐低磷的重要贡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3.
以性状和分子标记为基础的水稻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珍汕97/明恢63的一个含234个重组自交系的F6:7群体为材料, 通过以性状和分子标记为基础的方法在该群体中分离了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这两个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及对这两个性状有效应的QTL标记位点和两两互作位点的近等基因系。 在重组自交系RIL65和RIL197家系内分别分离了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近等基因系。 在重组自交系RIL54  相似文献   
24.
利用DH群体动态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籼粳交珍汕97/武育粳2号F1花培获得的190个双单倍体群体(doubled—haploid population,DH系)及其构建的179个SSR分子标记遗传图谱,通过对DH系群体苗期重复接虫试验和2个不同时期对褐飞虱危害程度进行动态调查,并应用Mapmaker/exp Version3.0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对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动态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对褐飞虱抗性的检测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QTL,分别位于第2、3、4、8和10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分别为2.22-4.64,贡献率为5.04%~13.73%,第3染色体和第4染色体上各有1个O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表明来自于亲本武育粳2号的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其余4个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表明来自于亲本珍汕97的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相似文献   
25.
以珍汕97B和9311为背景的导入系构建及其筛选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我国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稻亲本(珍汕97B和9311)为受体亲本,以从国际合作网络所征集的品种资源150多份为供体材料,进行了大规模杂交、3-4次回交,1~2次自交,培育珍汕97B和9311为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近5000多份。通过对导入系材料进行品质、耐盐、耐旱、磷高效、氮高效利用等性状的筛选鉴定,获得了大量目标性状的导入系。通过对品质性状导入系的基因型分析,定位了影响粒型的15个染色体区段(或基因)。同时,构建了一套来源于粳稻日本晴的单片段导入系群体。创建的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为目标基因的发掘、新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6.
转Bt基因水稻对稻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 ,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对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性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则更为关心[1~5] 。转基因水稻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田间试验阶段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面积推广 ,对其安全性评价已在各个方面开展。笔者在进行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田间测定工作的同时 ,观察了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昆虫稻飞虱和水稻害虫的主要天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水稻1 999年转Bt基因水稻品种为转Bt明恢 63(简称MHBt)、转Bt汕优 63(SYBt) …  相似文献   
27.
水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两个恢复基因恢复力的单独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选配杂交稻组合广泛应用的主要不育细胞质资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能力由两个恢复基因控制。以前的研究表明,明恢63具有2个恢复基因Rf3和Rf(μ),分别位于第1和第10染色体上。为了分别准确估计这两个恢复基因的遗传效应,根据分子标记基因型,从珍汕97/明恢63衍生的241个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择两个自交系R124和R1183,它们分别含有单个恢复基因Rf3和Rf(M),将R124和R1183与珍汕97A杂交,分别得到F1A和F1B,再自交得到F2A和F2B。在武汉和海南分别考察F1的育性,F1A的自然结实率海南和武汉分别为53.4%和60.2%,F1B的自然结实率海南和武汉分别为70.5%和75.7%。而珍汕97A/明恢63的杂种汕优63结实率为81.4%。F2A和F2B群体育性分离均符合1个主基因1:3的孟德尔期望分离比,表明,R124和R1183分别只含有一个恢复基因Rf3和Rf(M)。Rf(M)的效应较大,恢复力强,它单独几乎可以使育性恢复正常。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转移两个恢复基因可以快速选育优良恢复系。  相似文献   
28.
"汕优6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优良杂交组合珍汕97/明恢63的F2稻蔸群体为材料,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表现分布在两年内进行了考查。通过对537个RFLP标记的54对SSR标记的筛选,共找到了151(133个RFLP,18个SSP)个多型性标记,用这些多型性标记构建了该群体的饱和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QTL定位,在两年内共检测到36个QTLs,其中8个QTLs在两年内都被检测到,其余28个QTLs分别在一年内检测到,通过对这些QTLs的定位、效应大小及作用方向的分析,为分析该组合所表现出的强大杂种优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水稻生长及磷、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择4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508、99011、580、99112和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99012,用土培盆栽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它们生长及吸收利用磷和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不仅吸收利用磷的能力不同,对锌的吸收利用也存在差异。耐低磷基因型580、99011和508都具有较大的生物量,且受磷水平影响较小;而耐低磷基因型99112和磷敏感基因型99056、99012生物量都较小且受磷水平影响较大。耐低磷基因型580和99011吸收的磷较多;而508的利用效率更占优势。99056吸收的磷较少,尤其在低磷处理时吸收磷的能力较差;99012对磷的利用效率最低。30 mg/kg的磷处理显著提高植株体锌含量。从吸收锌的总量来看,580占绝对优势,其次是99011和508;99012吸收的锌最少,其次是99056。此外,在取样的3个时期,相同磷处理的P/Zn比均以99012最大,99056最小。  相似文献   
30.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利用水稻汕优63(珍汕97 × 明恢63)重组自交系群体241个株系,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年度间的QTL定位和比较。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表现型在两年均为连续分布,且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向超亲遗传类型。两年共检测到64个QTL,分布于水稻除第4染色体外的其余11条染色体,其中1999年检测到45个,2000年检测到35个,两年相同的QTL共16个。2000年检测到的QTL贡献率介于283%~1499%,且大多低于1999年。不同环境可以影响QTL的表达,但表达差异并不全是QTL×环境(QE)互作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该性状的遗传力偏低、QTL本身效应偏低或QE互作等原因共同造成的。另外,检测到8个显著的QE互作,但其互作效应明显低于对应的QTL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