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为了从源库流关系的角度探讨水稻高产极端单株产量形成的原因,使用一粒传方法构建了由HR5和珍汕97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190),2个亲本在抽穗期、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等农艺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利用该群体对14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重组自交系中高产极端单株和低产极端单株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株高和剑叶长与大多数产量构成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产极端单株更长的抽穗期,可以在抽穗前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较高的株高不仅可以增加剑叶长度,而且使得茎下节间较长,叶片相互间不遮荫,叶层配置更趋合理;较大的剑叶长和剑叶宽使之具有更强大的源进行光合作用;更多的每穗颖花数和较长的穗长及较高的结实率表明高产极端单株具有更大的库容量;高产极端单株高产的直接原因是具有更大的库容量(每穗颖花数)和较高的结实率,根本原因是高产极端单株具有更强大的源器官.  相似文献   
32.
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强优势籼型杂交稻组合汕优63(珍汕97×明恢63)产生的永久性籼籼交重组自交系(RIL)群体241个株系, 1999年在杭州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 进行了评价, 以及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 分布频率大致  相似文献   
33.
水稻种子衰老相关基因定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利用ZS97×MH63组合衍生的160份重组自交系进行种子衰老遗传分析。每份自交系3批种子,即在武汉室温条件下存放3年的自然衰老种子,收获3个月后的种子,收获3个月后再经过高温、高湿加快衰老处理的种子,供25℃条件下考查发芽率和发芽势来衡量种子衰老状况。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了2批衰老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QTL定位。自然  相似文献   
34.
"汕优6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优良杂交组合珍汕97/明恢63的F2稻蔸群体为材料,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表现分布在两年内进行了考查。通过对537个RFLP标记的54对SSR标记的筛选,共找到了151(133个RFLP,18个SSP)个多型性标记,用这些多型性标记构建了该群体的饱和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QTL定位,在两年内共检测到36个QTLs,其中8个QTLs在两年内都被检测到,其余28个QTLs分别在一年内检测到,通过对这些QTLs的定位、效应大小及作用方向的分析,为分析该组合所表现出的强大杂种优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发根力作为栽培稻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栽培稻抗旱育种过程中,对不同材料苗期进行抗旱性鉴定可对众多的种质资源或育种过程中大量的早代材料进行抗旱性的初步、简单快速鉴定,从而可以提高选择效率,加快抗旱育种进程。因此,鉴定指标的选择尤为关键。本研究表明,在25%(w/v)PEG条件下,新根总长、新根数、新根干重等3个发根力指标的降幅与不同栽培稻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该指标测定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量材料苗期的抗旱性鉴定。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珍汕97与明恢63杂交构建的F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结合其构建的全基因组饱和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谱,分析了7个与水稻精米、米饭和米饭延伸指数等相关性状并定位了与水稻米饭品质相关性状QTL.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2个与水稻米粒、米饭和米饭延伸指数性状等相关QTL分别位于水稻的2、3、4、5、6、7、11染色体上,发现决定米粒性状的主效QTL同时在饭粒性状中检测到,另外饭粒性状还由一些特别的QTL所决定,一些与米粒和米饭相关性状的QTL在米饭延伸指数性状中同时发现.Wx基因对米饭性状以及米饭的延伸指数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7.
栽培稻的基因型差异程度和分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任华  徐才国 《作物学报》1999,25(4):518-526
本文利用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由多种类型的籼、粳品种(系)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亚洲栽培稻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栽培稻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差异类型,即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前者主要存在于籼、粳分化程度比较高的对照组中,85%以上的有关位点已经发生了籼或粳的分化趋向;后者主要存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以珍汕97与明恢63杂交构建的F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结合其构建的全基因组饱和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谱,分析了7个与水稻精米、米饭和米饭延伸指数等相关性状并定位了与水稻米饭品质相关性状QTL。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2个与水稻米粒、米饭和米饭延伸指数性状等相关QTL分别位于水稻的2、3、4、5、6、7、11染色体上,发现决定米粒性状的主效QTL同时在饭粒性状中检测到,另外饭粒性状还由一些特别的QTL所决定,一些与米粒和米饭相关性状的QTL在米饭延伸指数性状中同时发现。Wx基因对米饭性状以及米饭的延伸指数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培变异性及其选育技术路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予卿  陈亮  徐才国 《作物学报》2000,26(6):879-884
本研究以培矮64S/8902S F2代中选出的11个典型的光敏核不育单株进行花培, 获得了22个花培单个愈伤分化苗(指由单个愈伤组织分化的一丛苗, 以下简称愈伤苗系) 为本研究的试验材料。 通过远安, 海南不同生态条件考察来源于同一愈伤苗系的育性变化 。 结果表明, 同一F2单株来源的不同愈伤苗系之间、 以及同一愈伤苗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