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6篇
  25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31.
以国内首栋六层梁柱框架-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山东鼎驰木业有限公司研发大楼为研究对象,对其一楼质检部墙体A与二楼仓库墙体B的传热系数进行测定分析。热流计分别呈横向与纵向布置,分别采取空调加热和电暖器加热,测试不同部位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参照标准GB 50176—2016计算墙体理论传热系数;采用Abaqus软件对墙体传热系数进行模拟并对墙体内部温度与热流密度分布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墙体A(横向)与墙体A(纵向)的平均传热系数分别为0.463、0.465 W/(m2·K),墙体B的平均传热系数为0.374 W/(m2·K),均达到了寒冷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外墙标准;各测点传热系数实测值有一定差异,墙体保温性能不均匀,受施工条件与结构形式影响较大;墙体传热系数的理论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分别为0.238 W/(m2·K)和0.233 W/(m2·K);保温层墙骨柱区域热流密度相比于保温棉区域显著提高,墙骨柱处易形成热桥,导致热流量和传热系数大幅上升,保温隔热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532.
森林土壤是森林植被生存和恢复的基础,干扰不仅影响森林土壤生物与非生物的动态变化,进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选取黔中地区3种干扰类型(清除凋落物、割脂和火灾)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在每种干扰样地周边设置未干扰马尾松林样地作为对照,揭示不同干扰类型对马尾松林土壤性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间马尾松林土壤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土壤(20—40,40—60 cm),这表明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效应。不同干扰类型对马尾松林土壤性质存在一定显著性影响(P<0.05),割脂干扰下,马尾松林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脲酶活性升高,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清除凋落物干扰下,马尾松林土壤pH、有机碳、全氮含量和脲酶活性降低,容重、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效钾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火灾干扰下,马尾松林土壤的容重、有效钾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则表现为下降趋势,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不同干扰类型下,土壤酶活性与化学性质存在显著相关性,表层土壤的显著相关性大于深层,脲酶活性主要与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不同干扰类型下,土壤养分变异存在一定差异,pH为弱变异性,其余大部分土壤养分为中等变异性。综上,不同干扰类型对马尾松林土壤性质有较大影响,应对该地区马尾松林的利用与保护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其合理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533.
以黔中地区6种代表性马尾松群丛样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多样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0科60属,其中被子植物57种,裸子植物3种,蕨类植物10种;依据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科的分布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区系以温带分布区系为主;不同马尾松群丛各层Margale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具有明显差异;Bray-Curtis距离指数表明群丛Ⅲ与群丛Ⅴ的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群丛Ⅱ与群丛Ⅵ的物种组成差异最大;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群丛Ⅲ和群丛Ⅴ的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群丛Ⅱ和群丛Ⅵ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534.
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省域层面城镇化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指数模型对2004─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4─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的城镇化水平、粮食生产水平,以及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指数总体上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的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空间分布,粮食生产能力整体上呈现西部最低、东部次之、中部最高的空间分布,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南北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535.
稳定、高效的再生体系是进行木纳格葡萄遗传转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对影响不定芽诱导的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组合和暗培养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和叶柄是适合木纳格葡萄组培的外植体,NN69基本培养基适用于不定芽的诱导。叶片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分别为TDZ(4 mg/L)+IBA(0.2 mg/L)和TDZ(1 mg/L)+IBA(0.2 mg/L),诱导率分别为4.81%和16.30%。在培养初期,3周暗培养明显促进不定芽的生长,且将不定芽转接到1/2MS+IBA(0.1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能够产生不定根,生根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木纳格葡萄再生体系,可为其后续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36.
文春玉  徐明  聂坤  杨雪  唐雪娅  魏珊  张健 《土壤》2023,55(6):1244-1250
为了掌握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黔中地区的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对照)为研究对象,相邻网格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结合描述统计和地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纯林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相较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更为明显;(3)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合理采样面积分别为600 m2和425 m2。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37.
以滤纸为原料,采用浓硫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s),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GNPs),并将GNPs与CNCs以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CNCs/GNPs复合虹彩薄膜;并在CNCs/GNPs体系中添加果糖,研究了果糖对等离子吸收共振效应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反射光谱、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和圆二色谱对复合薄膜进行分析,探讨了GNPs与CNCs以不同质量比复合时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果糖对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Cs在成膜过程中发生了自组装,形成了左旋的手性层状液晶结构;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虹彩颜色,具有周期性层状结构和指纹织构,添加GNPs没有改变CNCs本身的官能团,但复合膜具有明显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并发生蓝移。添加果糖会使薄膜颜色产生红移现象的同时促进GNPs更加均匀地分散,从而增强GNPs的等离子共振吸收效应。GNPs和果糖的加入不会改变CNCs的晶型结构,对纤维素的结晶度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38.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形势,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四个正确认识"是学校加强教育的重要指南和核心目标,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口。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主要有以下路径: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实践着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积累感性经验,进一步加深对"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解;依托新媒体,创建互联网宣传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539.
为推动华蓥市油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当前华蓥市油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排调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华蓥市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油樟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华蓥市油樟产业规模化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