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系统调查了陕西秦巴山区油菜品种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报道了各类型油菜的形态特征及经济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发现了北方白菜型油菜黄籽类型及2份耐病材料、4特异性状材料,分析和研究了陕南秦巴山区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为筛选适宜南疆干旱栽培条件下的饲料油菜品种(系),综合评价不同干旱胁迫下饲料油菜的生长特征,为南疆干旱区的饲料油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以4个饲料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定4个水分处理[4 500 m3/hm2(CK)、3 500 m2(D1)、2 500 m3/hm2(D2)、1 500 m3/hm2(D3)],探究不同干旱胁迫条件对不同饲料品种(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饲料油菜的株高、株高生长量、茎粗、茎粗生长量均明显降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饲料油菜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生物量、产量逐渐下降,均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小值;在重度干旱胁迫下,C11的茎干物质积累量、叶干物质积累量、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生物量、产量高于其他3个饲料油菜品种,分别为5.47 g/株、2.13 g/株、1.81 g/株、15.66 g/株、17.48 g/株、25...  相似文献   
43.
以抗寒性不同的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陕西关中地区自然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形态特征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6号和陇油7号冬前地上部生长较慢,地下部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较多。表现叶片数、叶长及叶面积均小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但根长、根茎粗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湿质量比均明显大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在越冬过程中(最低温度从5℃→0℃→-5℃→0℃→5℃),相对电导率、MDA、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整体表现为先升后降后又上升继而下降的规律。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在-5℃时达最大值,POD活性在0℃时达到峰值,CAT活性在0℃时达到高峰值。在同一温度时期内,MDA含量与CAT活性则表现为叶片高于根,而POD活性表现为叶片低于根。同一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陇油6号和陇油7号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低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POD活性(除越冬前期5℃)、CAT活性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隶属函数分析表明,陇油6号、陇油7号的隶属函数综合值明显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说明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以准确鉴定品种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4.
以(吴旗黄芥×武功芥菜)F2代群体为材料,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拟南芥、芸薹属基因组上已知的序列信息,发展与陕北黄芥粒色基因紧密连锁更近的内含子多态性(Intron Polymorphism,IP)标记。研究表明,在陕北黄芥黄籽基因与拟南芥基因组3号染色体的同源区域At3g14120~At3g29615内设计4对引物,发现At3g23030处的IP标记与黄籽基因连锁。将前期黄籽基因遗传连锁图谱上一个最近的AFLP标记EA02MC08侧翼序列利用PCR walking技术延长, 经BLAST分析将该标记成功定位到白菜A基因组A1染色体的BAC克隆(KBrH105I15)上,并根据此克隆序列设计10对引物进行IP标记开发,找到2对(Y3、Y7) IP标记与黄籽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45.
以26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通过观察记载冬前植物学性状、测定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冬油菜春播后的春化率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利用筛选出的SRAP、SSR和InDel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植物学性状具有丰富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Simpson(D)变化范围为0.011~0.847,Shannon-Weaver(H)变化范围0.035~2.046,其中数值型性状叶柄长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非数值型性状生长习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参试材料春化率为6.59%~69.88%,半致死温度-3.52~-9.93℃。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化率与LT5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长习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色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6份白菜型冬油菜共筛选出27对引物,共检测总等位基因数13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3.14,香农指数(I)平均为1.207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16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5681。聚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