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圆滤纸片抑菌试验法研究了聚赖氨酸单独使用及其与醋酸混合使用时,对G(+)菌、G(-)菌、真菌的抑制效果,并探讨了高温对聚赖氨酸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的微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聚赖氨酸与醋酸复合试剂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经高温处理后的聚赖氨酸对微球菌仍有抑菌活性,表明聚赖氨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复合酶法提取稻麸蛋白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配料试验设计,采用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植酸酶提取米糠分离蛋白,建立复合酶配合比例与蛋白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65.84%、蛋白酶18.52%、植酸酶15.64%,最佳反应条件为:复合酶温度45℃、底物浓度 20%、酶添加量4%、pH值5.5、水解时间2 h,最终蛋白收率可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复合酶法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配料试验设计解决了多酶复配的比例优化问题.采用米曲霉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建立复合酶配合比例与乳化性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比例为:米曲霉蛋白酶11.79%、胰蛋白酶32.93%、木瓜蛋白酶55.28%.最佳水解条件为:复合酶温度40℃、底物质量分数9%、酶添加量3%、pH值7.5、水解时间3 h,乳化能力比原料提高了50.86%.  相似文献   
14.
利用试验设计研究了中性条件下酪蛋白的胰蛋白酶催化水解,得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酪蛋白水解物水解程度的变化规律(回归模型).它不仅与实际试验结果相符,还可以用于其它条件下酪蛋白水解程度的预测;利用试验设计还可以对酪蛋白的限制水解进行优化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大豆挤压膨化物料浸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大豆膨化物料浸出过程中浸出时间与粕残油率之间的变化规律,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浸出方程.经36组试验验证有较好的拟合度.同时,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粕残油率为1%(干基)时,挤压参数与油脂浸出时间的回归模型,可根据挤压参数较好地预测膨化物料的浸提时间.  相似文献   
16.
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文章详细论述了几种主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霍乱弧菌的治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并讨论了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变化以及监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aCl_2对两种核诱导乳清浓缩蛋白(WPC)在聚合方面的影响。通过向WPC自发、均相核诱导WPC、二次核诱导WPC形成纤维过程中添加CaCl_2,可提高纤维体系的硬度、黏度以及聚合率,并且对核诱导形成的纤维聚合物影响较大。添加CaCl_2后,核诱导的硬度增加量是WPC自发硬度增加量的1.661倍(均相核诱导)和1.821倍(二次核诱导),黏度增加量的对应值为2.261倍(均相核诱导)与2.479倍(二次核诱导)。添加CaCl_2使纤维的形态发生变化,成弯曲聚集体。对于纤维形成的两种路径自发与核诱导,CaCl_2的影响程度不同,与乳清浓缩蛋白自发纤维聚合能力相比,CaCl_2对核诱导乳清浓缩蛋白聚合能力的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β-呋喃果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呋喃果糖苷酶是一种具有转移活力的水解酶 ,该酶能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 ,合成乳果糖。这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对人体健康有益。实验研究了不同菌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能力 ,确定节杆菌 A为最佳产酶菌株 ,对酶的生成具有诱导作用的碳源是蔗糖 ,培养时间为 4 0 h。  相似文献   
19.
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油脂及豆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挤压膨化浸出法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相比,在浸出设备的生产能力、油脂浸出速度、能耗、溶剂料胚比以及油品质量等方面有许多优越之处。为此,介绍了挤压膨化对大豆组分的影响,比较了挤压膨化、溶剂浸出以及压榨工艺处理后大豆油品质和粕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低pH值、低离子强度、长时间高温加热条件下乳清蛋白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聚合物。纤维的形成主要有自发和核诱导2种方式,对改善乳清蛋白的功能性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界面性质与纤维结构的关系探究CaCl2对核形成、核诱导以及成熟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核诱导方式比自发方式对CaCl2的耐受性更强,CaCl2浓度为50mmol/L时,均相核诱导、二次核诱导乳清蛋白形成的纤维聚合物较自发方式样品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降低了30.92%、34.09%,泡沫稳定性指数分别降低了68.18%、78.59%。加入20~50mmol/L CaCl2能提高蛋白质的聚合速率,同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这种快速聚合破坏了纤维有序组装的过程,核诱导方式由于加快了纤维聚合物的形成速度,与自发方式相比,核诱导对CaCl2的耐受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