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徐钊 《南方农机》2019,(7):158-158,160
近年来提出的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的新改革,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为最终目标,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阐述了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就业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设定,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有关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江苏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结构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以来,江苏省森林资源呈现出面积下降但蓄积增长的分化走势,森林类型和区域分布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产生较大影响。基于全国第8次(2010年)、第9次(2015年)2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5 a间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江苏省森林/林木碳储量分别为3 638.10×104t、4 594.59×104t,相比2010年增长8.94%、11.53%,森林碳密度23.15 t/hm2,增加14.22%。2)2015年全省乔木林碳储量3 321.73×104t,同比增长9.97%,树种(组)碳储量比重标准差下降4.38,其中杨树比重降低17.45 %,树种碳储量更平衡;碳储量林龄分布由2010年时集中于中龄林(53.86%)大幅调整为23∶33∶44(幼∶中∶近成过),结构更为合理。3)2015年全省森林碳储量在地理板块间分布比重为苏北57.26%、苏南32.61%、苏中10.13%,前两者分别降低10.5%、增长10.65%,区域分布结构趋于均衡,不同类型在市域间表现较大差异性。经分析,全省各森林类型间、树种间、林龄间、区域间的碳储量、碳密度结构趋向合理,增长的可持续性得到强化,在不同地区间造林绿化、采伐消耗、森林抚育等针对性措施驱动下,全省碳库潜力巨大,未来增长空间与速度可观。同时,在四旁树和散生木碳储量估算方法、不同树种(组)宜地生物量转换因子甄选、江淮地区灌木经济林和竹林单位面积碳储量因子选取等方面做了讨论,以期为更高精度下基于清查数据估算华东平原省份森林植被碳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