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王庆斌  江胜德  戴保威 《种子》2005,24(6):91-92
以下所言只是和新品种命名最密切的一些梗概,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关同行在给新品种命名时能够考虑到国际交往的发展需求,尽量能按相关标准命名.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由向其柏教授等翻译、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六版中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2.
玉米杂交种的制种,实质上是“优势育种”繁育良种的种子生产程序。从育种学的观点分析:玉米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杂种F_1代,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单一的,100%,的优良杂合基因型。所以杂交种并非为“纯系”形成的稳定品种,它的种子不能连续多代使用,生产上利用优良杂交种必须代代繁殖亲本自交系,年年配制杂交种。这是“优势育种”与“组合育种在良种繁育程序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玉米SSR标记技术操作规程,为其在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玉米杂交种(黔单16号、西山99)和4个玉米自交系(苏37、交51、黄C、4011)为试材,从玉米中提取基因组DNA,分别对不同DNA提取方法、SSR反应体系、PCR扩增程序和银染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DS法、CTAB法提取DNA的扩增效果较好。玉米的最佳SSR反应体系为:1U Taq酶,1×Bufer,60ng模板DNA,2.0 mmol/LMg2+,0.15 mmol/LdNTPs,0.3μmol/L引物。最佳SSR扩增程序为:93℃,1 min;93℃,1 min;60℃,2 min;72℃,2 min,30个循环;72℃,5 min。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或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来检测玉米SSR标记较好。[结论]采用优化的SSR标记检测体系,对贵州51份玉米杂交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大多数引物扩出清晰条带。  相似文献   
44.
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稻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分化培养基及不同激素配比、分化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籼稻愈伤组织在MS较NB基本培养基上更有利于分化;合适浓度的6-BA和NAA合用效果比6-BA与ZT合用的更好;活性炭可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同时却阻碍愈伤组织分化;分化前的高渗预分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分化率;部分干燥处理分化前的愈伤组织,不利于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45.
针对西南山区特殊立体生态特点和山区玉米产区的主要问题,从品种的适应性、遣传基础、生态类型间的关系考虑,选育适宜西南山区的玉米杂交种。2000年在杂交种产量比较试验中,西山66比对照(交三单交)平均增产20%,在2001~2002年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西山66比对照(兴黄单89—2)平均增产9.49%和26.4%。西山66杂交种表现抗逆性强、果穗大、结实性好、熟期适中、高产质优等特征,适宜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玉米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6.
贵州山区玉米地方种质的改良创新对策及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优良基因的载体,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的首要问题;切实保护现有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地方种质改良创新是当前育种工作的一个重点。全面系统地改良创新地方种质是走出种质资源贫乏状态的出路之一,是实现玉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地方种质改良创新的情况等问题,对其改良创新的对策及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7.
以贵州主要的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PH99-10、PH99-2、PH99-1和PH99-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50个测交组合中PH99-9×交51、PH99-9×苏37、PH99-1×7922和PH99-3×自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产量较高,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将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5群.其中黄早四、自330和交5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或地方改良系)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相似文献   
4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根据育种目标,模拟出“理想品种”中各性状参数和各个性状的不同权重系数,在筛选新组合时,对多个相关性状进行定量分析,减少人为因素对筛选的影响,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糯甜玉米杂交组合F1代的各主要性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组号为F1 33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最好(G1=0.872),F1 13次之(G1=0.8111),F1 19综合性状最差(G1=0.48866),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喀斯特高海拔山区适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用23条引物对我国喀斯特高海拔山区适宜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杂种优势群划分。从9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3个多态性好的引物扩增材料,产生出201条多态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1.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我国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地方自交系划分为7个类群。  相似文献   
50.
RAPD和SSR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和SSR两种标记方法研究了16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15条RAPD引物,检测到了126条有多态性的带。用筛选出的20对SSR引物,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RAPD和SSR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RAPD多态性带比例数86%,SSR位点检测出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4个。RAPD分子标记结果将16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组,SSR分子标记将其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似。研究认为,RAPD、SSR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