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桑叶枯病是我国桑树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在国内早有记载,我国大部分蚕区均有发生。2002~2003年春季该病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桑园连续2年发生,株发病率分别高达80%和50%,桑叶损失达35%和20%。2001~2005年我们对该病的危害病状、病原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流行规律开展了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1发病症状通过多年田间观察,桑叶枯病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枝条先端4~5片嫩叶上。春夏季发病时,被害叶片初期叶尖及附近叶缘呈水渍状,并逐渐变褐,产生深褐色连片病斑,后扩大至前半张叶片。随着病组织的坏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明确湖南省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情况,在采集各地棉田牛筋草种子的基础上,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其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采自常德澧县和常德桃源的牛筋草种群的相对抗药性倍数均较高,分别为10.21和7.79,处于中等抗性水平;采集自湘西慈利的牛筋草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为4.60,处于较低抗性水平;而采集自益阳桃江等地的牛筋草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均处于1~3。由此表明在湖南省棉花部分产区的牛筋草种群已经产生了对草甘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3.
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4年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粳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来,在短短十几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概述了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历史和原理、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体系的重要因素、转基因水稻的特点和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光周期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E3泛素连接酶对光周期依赖型的开花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已发现的光周期调控开花途径中多种组分均为E3泛素连接酶的靶蛋白,它们能通过E3泛素连接酶介导实现其泛素化降解,从而影响光周期信号,调控开花。综述了E3泛素连接酶在参与调控光受体稳定性、生物钟功能以及开花调控因子CO稳定性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粳稻品种日本晴及5个籼稻品种的研究,发现籼稻、粳稻在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最适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在MS,CC,NB培养基上,日本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6.37%以上,远高于各籼稻品种;与农杆菌液的共培养时间,籼、粳稻均以3 d为宜;转化后的籼稻抗性愈伤组织用40 mg/L的潮霉素筛选效果较好,日本晴则需用50 mg/L的潮霉素筛选;幼苗生根阶段,籼稻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20~30 mg/L,日本晴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50 mg/L;日本晴的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强于各籼稻品种,hpt基因转化率也高于各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6.
调查试验结果表明,GER-1具有较强抗病虫性,病害种类有纹枯病,褐鞘病,稻叶黑粉病和稻曲,没有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GER-1的纹枯病病株率为24.23%、病情数为7.24,而汕优63的纹枯病的株率为31.54%,病情指数12.57.GER-1较感褐鞘病,其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8.1%和22.07,而汕优63的褐鞘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只有37.59%和14.47%。据此,只要采取以  相似文献   
107.
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病菌致病型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8对SSR引物对23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UPGMA聚类分析,在相异系数为0.23水平上,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其中Ⅰ、Ⅴ、Ⅵ宗谱为优势宗谱,所占比例分别为23.9%、23.5%和23.0%,Ⅳ和Ⅶ宗谱中分别只有1个和5个菌株,其所占比例仅为0.43%和2.17%。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从230个菌株中选出的77个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湖南稻瘟病菌分属ZA、ZB、ZC、ZD、ZE、ZF、ZG等共7群30个致病型。其中 ZA、ZB、ZC 3个种群的分化较强,分别含6、10、7个致病型,其中ZG1为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为26.5%。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以及以不同鉴别品种表型来划分的致病型结果表明,菌株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植物抗逆相关ERF转录因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要经历各种逆境胁迫。植物许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的调控。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是同植物抗逆应答密切相关的一类转录因子大家族。它们通过识别不同的顺式元件,调节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抗性应答。综述简要介绍ERF转录因子及其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阐述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逆应答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日本柑橘黄龙病病原体电镜观察及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日本柑橘黄龙病病原体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柑橘黄龙病病菌日本株系绝大多数是球形和短椭圆形,极少观察到棒状形态,直径为100~500nm,外被一层胶状物质包围,厚约10~50nm,这与其他地区发现的柑橘黄龙病病原体形态不同.PCR检测表明,以硅藻土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Ready-To-Go^TM PCR bead法可以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10.
从辣椒果实胎座中分离出60株内生细菌,平皿对峙培养发现13株细菌对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有拮抗作用,其中6株对白绢病抑制率较高的生防菌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和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病原菌也有抑菌活性。16Sr 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242和T44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Z12、G241、T151、T44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以单一菌株或菌株复配进行盆栽试验,结果 G241和T443复配后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效达到88.41%,高于单一菌株G241(29.14%)和T443(38.16%)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