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柰李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 Dye)是洞庭湖区柰李(Prunus salicina var.cordata)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柰李果实,引起黑斑,导致落果,亦为害枝梢,引起流胶枯梢,为害叶片则引致穿孔。重病果园减产达70%以上。为了探讨此病的侵染机制,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依据,特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52.
水稻OsSAMT1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法从水稻中成功克隆了1个水杨酸甲酯转移酶基因(OsSAMT1),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10个转基因阳性植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共有12个OsSAMT1的同源基因,它们分别属于第6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2个基因族,而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的OsSAMT1基因与第6号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具有更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3.
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Pht1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磷酸盐转运蛋白介导了植物体内磷的吸收及转运。在低磷胁迫下,植物主要利用高亲和力磷吸收系统通过表皮细胞质膜从根围吸收磷元素。目前绝大部分克隆出来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都属于高亲和力的Pht1家族。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Pht1家族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和生物学特征,并对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CB43菌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从采自中国东北地区的昆虫病原线虫新种拟双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肠道内分离的菌株,用CB43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进行了平板抑菌活性测定和防治番茄灰霉病盆栽试验,并对CB43菌株抗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B43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灰霉病菌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5mL/L发酵液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62.5mL/L的发酵液72h后菌丝抑制率仍达83.35%;盆栽防治灰霉病效果达67.3%,CB43代谢物的理化特性表明,抗菌物质为极性,两性化合物,在酸性和碱性及高、低温条件下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55.
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的作用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常规水稻品种特青为材料, 对谷壳在水稻结实过程中的作用和某些生理变化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在水稻结实过程中, 谷壳中叶绿素含量随着谷粒充实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 在谷壳内空间被充满9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然后下降; 谷壳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整穗谷壳的最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  相似文献   
56.
湖南蚕桑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历史悠久。生产上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相关政策因素的制约,蚕茧价格的起伏波动,限制了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基础、按区域化布局发展湖南蚕桑生产的思路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7.
大豆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获得大豆子叶节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方案,选用5个大豆品种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研究了种子萌发天数、外植体大小、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苗龄以5—7d最佳;外植体以保留全部子叶为宜;外植体的萌发和诱导均存在基因型差异,292黄豆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1mg/L6-BA,而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2mg/L6-BA,292黄豆、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诱导培养擎组合分另0为MS+2mg/L6-BA、MS+2mg/L6-BA、MS+1mg/L6-BA、1/2MS+2mg/L6一BA+0.05mg/LIBA,MS+2Ing/L6—1;^、丛生芽诱导率分别为60%、62.5%、81.25%、77.27%和47.5%;子叶节丛生芽生根时IBA浓度以2mg/L为宜。  相似文献   
58.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可侵染多种瓜类,主要危害叶片,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减产.采集湖南省南瓜疑似病毒病样品经siRNA测序发现CCYV,进一步RT-PCR验证CCYV可自然侵染南瓜,检出率为5.78%,这是我国内地首次发现CCYV可自然侵染南瓜.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明确柑橘砂皮病不同发病等级及喷施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M-23后柑橘叶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揭示生防菌防治柑橘砂皮病的叶际微生物学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柑橘砂皮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对照区和喷施生防菌区2个区域,喷施生防菌区分别在2019年3月中旬柑橘春梢长2~3 cm、4月中旬、谢花2/3、果实蚕豆大小和果实乒乓球大小时喷施M-23菌株发酵液,喷药液量3 L/株;同时对照区喷施等量的灭菌NB液体培养基,在最后一次喷施生防菌15 d后进行防效调查.采集喷施生防菌区柑橘叶片(R4处理,病情等级0级)和未喷施生防菌区不同发病等级的柑橘叶片(R1、R2和R3处理,病情等级分别为0、5和9级),使用FastDNA?Spin Kit for Soil试剂盒提取柑橘叶片叶际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MiseqTM高通量平台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生防菌M-23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达74.02%.高通量测序共获得571091条序列,单一样品序列数17833~96147条,在97%的相似水平下进行生物信息统计分析聚类后获得2932个OTUs.4个处理的OTUs数量分别为1944、1545、1205和607个,表现为R1>R2>R3>R4.在门水平的组成上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组成.变形菌门是优势菌门,在R1、R2、R3和R4处理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1.84%、87.93%、86.80%和68.82%.对照区的叶际微生物多样性与发病等级成反比;喷施生防菌后柑橘叶片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得到明显增加,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达33.41%.[结论]喷施生防菌M-23能有效防治柑橘砂皮病.M-23菌株能在柑橘叶片上定殖和增殖,改善叶际细菌群落结构,提升有益菌的比例,使病情指数降低,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0.
为了明确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TD2116)对玉米乙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D2116对玉米乙草胺药害有着良好的缓解作用,以TD2116与恶霉灵混用进行叶面喷雾对乙草胺药害的缓解效果最好,施药后21 d的株高比、叶长比及叶宽比分别达到了92.04%,93.59%及88.29%,显著好于其他处理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TD2116可以缓解乙草胺对玉米的药害,可以在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