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78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主要发生于鸡、鸭、鹅、鸽和野生水禽、迁徙飞禽。近年来,禽流感的发生给全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而,抗禽流感药物的研究成为全球的热点。由于巾药存治疗疾病方面有诸多优势,备受世人关注,但尚缺乏对中药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对跨内皮迁移中性粒细胞(PMNs)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马齿苋的干预作用。选取0、0.1、1、10、100 μg/mL LPS刺激RIMVECs,采用ELISA法检测12和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以确定后续试验所需LPS浓度。建立PMNs跨RIMVECs黏附模型和迁移的Transwell模型,采用细胞计数法、染色法、ELISA方法评价5种中药对LPS刺激RIMVECs后PMNs的黏附情况、迁移率及其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 LPS作用RIMVECs后24 h时的IL-6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1);与LPS组相比,黄连、白头翁组的PMNs黏附率显著降低(P<0.05),溶菌酶释放量极显著升高(P<0.001),秦皮、白头翁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LPS刺激内皮细胞显著抑制了PMNs杀菌酶的释放,中药黄连、白头翁可以显著减轻这种抑制作用,PMNs杀菌酶的释放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完整性有关,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有效中药水溶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不同朝向对鸡胚原条起始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用成年罗曼蛋用鸡60只,在固定其躯体后,使之分别在鸡头朝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下饲养,人工授精、产蛋,然后观察所产蛋的原条起始位置,结果表明:(1)除向北组外,其它朝向对原条起始位置有显著的影响:(2)整个试验组的原条起始位置在南方较多,在北方较少,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目的】挖掘古油松根际优势的细菌与真菌群落,为筛选油松根际优势的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西山公园内不同树龄的油松根际土壤样品,利用宏扩增子技术对真菌菌群(ITS)和细菌菌群(16S rRNA)的组成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油松根际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以及绿湾菌门;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被孢菌门。古油松与壮龄油松根际共同的优势细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Vicinamibacteraceae属、Dongia属和嗜铜菌属。古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菌属分别为科萨克氏菌属、气单胞菌属和Rokubacteriales属;在壮龄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菌属分别为克雷伯菌属、贪噬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古油松与壮龄油松共有的根际优势真菌属分别为Lophiostoma属、被孢霉属、镰刀菌属、Solicoccozyma属、Ilyonectria属。古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真菌属分别为绒毛菌属、Geopora属、马鞍菌属、Inocybe属和柱孢菌属;在壮龄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真菌属分别为蜡质菌属、Tassonia属、周刺座霉属、Plectosphaerella属和块菌属...  相似文献   
35.
MTT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精准简捷地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对试验的最适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将该法应用到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以评价H9N2 AIV感染内皮细胞后对跨内皮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接种密度为1.25×106个/mL的淋巴细胞于含10% FBS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的最适时间为48 h。感染病毒后,跨内皮淋巴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制;内皮完整状态下,淋巴细胞和病毒共孵育后,活病毒的量降低,而当内皮不存在或被病毒感染后,这一现象消失。结果证明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评价指标之一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可采用改良后的MTT法检测。  相似文献   
36.
骨碎补总黄酮是由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试验证明,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1],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  相似文献   
37.
为测定蓝黄青口服液(LHQY)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免疫以及红细胞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HQY(浓度为1∶1500)饮水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免疫组和二者同时给予组.结果显示,LHQY给药后3d就能极显著提高健康鸡的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P<0.01),并且这种作用效果可以持续20d以上;与疫苗同用,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疫苗组(P<0.05,P<0.01).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发现LHQY用药组的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均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LHQY与疫苗混合使用这两种花环率也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并整体高于疫苗组.说明蓝黄青口服液能显著提高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对ILT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中草药对磷酸二酯酶4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磷酸二酯酶4(PDE4)活性的影响为指标,筛选PDE4选择性中草药调节剂,为中兽医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调节环核苷酸水平提供依据。以cAMP为底物,加入由猪嗜中性粒细胞中提取的PDE4与中草药样品, 用HPLC法检测反应后的cAMP含量,计算中草药对酶活性的影响,正数为抑制作用,负数为促进作用。54味中草药里,对PDE4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有38味,具有促进作用的有16味。部分所选中草药对PDE4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部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提示从中草药里筛选特异性PDE4活性调节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以猪中性粒细胞为靶细胞,研究白芍制剂对其相关功能(呼吸爆发和弹性蛋白酶释放)及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中性粒细胞分离纯化后,以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以弹性蛋白酶底物的减少反映弹性蛋白酶的释放量,以HPLC检测底物cAMP的变化反映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等。【结果】白芍制剂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P<0.001),3个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分别为33.15%、45.96%和62.22%;对弹性蛋白酶的释放在低浓度时表现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23.22%,在高浓度时表现促进作用;对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低、高浓度抑制率分别为13.24%和25.87%(P<0.01);HPLC指纹图谱分析表明白芍制剂主要存在5种成分。【结论】白芍制剂对猪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弹性蛋白酶释放在低浓度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制剂对磷酸二酯酶活性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0.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1](SLT-Ⅱe)是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导致仔猪形成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研究证明,SLT-Ⅱe能损伤小肠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2],引起细胞分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微血管舒缩和通透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猪水肿病.本试验通过研究SLT-Ⅱe作用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后,其培养上清液中IL-8、IL-6和PGI2的浓度变化,以期从SLT-Ⅱe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方面,探讨SLT-Ⅱe对大鼠肠黏膜MVECs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