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明确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 DMDS)与氯化苦(chloropicrin, CP)联合熏蒸对江西黏重土壤条件下山药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生物安全性,选择土质黏重的连作红壤旱地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DMDS和CP联合熏蒸对枯萎病和立枯病的防效为90.56%,对根系生长旺盛期吸收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99.61%,对收获期块茎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病的防效为88.70%。解除胁迫后20~120 d,熏蒸处理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与空白对照(CK)差异不显著,但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比值显著低于CK(P<0.05),芽胞杆菌数量显著高于CK(P<0.05)。熏蒸处理山药出苗率与CK没有显著差异;山药齐苗期蔓基直径和藤蔓鲜重分别为3.40 mm和76.08 g,甩蔓盛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为52.56,均显著高于CK(P<0.05);收获期商品薯产量为21 292.86 kg/hm2,显著高于CK。综上,DMDS和CP联合熏蒸对江西黏重土壤条件下山药土传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对山药和土壤微生物安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棉隆熏蒸对烟草氮素吸收转化利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云南酸性红壤、北京碱性潮土2种中国典型土壤,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为对象,研究了棉隆熏蒸对土传病原菌防效、土壤氮素转换、根系氮素供应、植株氮空间分布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隆熏蒸对2种供试土壤中土传病原菌镰孢属Fusarium spp.、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89%,棉隆熏蒸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少了硝态氮含量,抑制了土壤硝化速率及根系硝态氮供应速率,而促进了土壤反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供应速率。棉隆熏蒸显著降低了烟草组织总氮含量,但增加了根、茎、叶各部位铵态氮含量,减少了硝态氮含量,且在酸性红壤土中更明显。棉隆熏蒸后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有不同程度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棉隆熏蒸通过改变根际氮素形态及含量,进而影响根际氮素供应速率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烟草根茎叶各部位硝态氮的代谢,促进烟草生长。研究结果为棉隆的科学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3.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棉隆熏蒸后添加常用剂量的生物炭和沸石对土壤微生态和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与仅棉隆熏蒸相比,熏蒸后添加沸石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6.29%~11.74%。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处理在培养期结束时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电导率显著增加,土壤酸碱度降低,效果优于添加沸石处理。此外,与对照相比,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5.68%~14.51%)和蔗糖酶(3.71%~12.08%)的活性。棉隆熏蒸后添加沸石的处理其土壤酶活性在培养期结束时和对照、仅棉隆熏蒸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仅棉隆熏蒸相比,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处理其细菌数量显著增加3.49%~33.95%,真菌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对病原菌数据分析表明,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均可提高对镰刀菌和疫霉的防治效果,但沸石防治效果更好、更持久,培养期结束时对镰刀菌和疫霉的抑制率高达89.29%和72.58%。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隆熏蒸土壤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可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病原菌的...  相似文献   
24.
为筛选适合的聚氯乙烯(PVC)薄膜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聚乙烯(PE)薄膜配合二甲基二硫(DMDS)进行土壤消毒使用,本研究使用薄膜阻隔性测定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阻隔性模拟及DMDS浓度测定,开展了7种PVC膜对DMDS阻隔性能的测定试验,并评价了温度、湿度对其阻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PVC薄膜对DMDS的阻隔性均优于PE薄膜,但阻隔性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湿度对其阻隔性无显著影响。增塑剂对PVC薄膜阻隔性能不产生显著影响,但纳米颗粒添加物对PVC薄膜阻隔性能有显著影响,添加糊树脂的高聚合度PVC薄膜阻隔性最好。本研究表明PVC薄膜对DMDS具有很好的阻隔性,在特定环境下可取代PE薄膜的应用,但需田间试验进一步确定其控制DMDS逸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植物寄生线虫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损失,在众多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线虫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按照杀虫剂和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和FRAC)对杀线虫剂作用机制的分类,对部分传统与新杀线虫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为杀线虫剂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提高棉隆土壤分布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棉隆是我国应用面积和使用量最大的固态土壤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线虫、地下害虫及杂草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棉隆施用靠手撒方式进行,极易造成药剂漂移、土壤分布不均匀,导致药量少的地方熏蒸效果下降,而药量大的地方出现药害。提高施药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的施药器械是棉隆应用的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增加药剂施药深度、改善棉隆土层分布均匀性。【方法】结合田间熏蒸及室内培养试验,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及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分析气体异硫氰酸甲酯(MITC)及土壤残存MITC在0—40 cm不同深度土层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对土传致病菌镰孢菌属、疫霉菌属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定量、分析0—40 cm不同深度土层致病菌发生情况,评估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后,药剂在不同深度土层(0—40 cm)的分布均匀性及对病原物的防治效果。【结果】安徽、山西、河北三地熏蒸试验均表明,棉隆机施模式下,药剂均匀分布于0—40 cm深度土层,气态及土壤存留MITC溶度分别为1.46—3.02、18.67—26.27 μg/g土,且各深度土层间MITC溶度无显著差异;而棉隆手撒模式下,无论是气态MITC还是土壤存留MITC均主要集中在0—10 cm深度土层,20—40 cm土层未检测到这两种形态MITC;提高棉隆用量,不能增加手撒模式下20—40 cm深度土层MITC溶度,但显著增加0—10 cm及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MITC溶度。对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镰孢菌属及疫霉菌属减退率达90%—100%,而手撒模式下表层土壤(0—10 cm)疫霉菌属和镰孢菌属减退率达90%—100%、但20—40 cm深度土层病原物减退率低于43%。棉隆40与60 g·m-2处理对疫霉菌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可大幅提高棉隆在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均匀性,同时显著增加深层土壤(20—40 cm)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提高棉隆用量显著增加机施模式下各深度土层药剂含量。  相似文献   
27.
为探明北京玉渊潭公园樱花的土壤质量情况,调查了8处樱花种植区(晚樱园、在水一方、樱棠春晓、郦樱园、友谊樱林、大草坪、长堤、示范区)9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土传病原真菌(镰刀菌Fusarium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积累量,对8处樱花种植区的土壤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及土壤健康测评,并以分层施药技术将棉隆与阿维菌素、噻唑膦、寡糖·噻唑膦3种杀线虫剂联用对郦樱园进行土壤处理,以期改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晚樱园、水一方、樱棠春晓、长堤和示范区5处种植区的土壤综合质量评定级别为中等(5≤Z<8,Z为土壤综合质量评估值),而郦樱园、友谊樱林和大草坪3处种植区的土壤综合质量评估等级为较差(1≤Z<5),且土壤中土传病原物积累量多,其中郦樱园土壤中镰刀菌、疫霉菌和根结线虫的携带数量分别高达3 125 cfu·g-1、3 990 cfu·g-1和233条·100 g-1,土壤健康问题严重;棉隆与3种杀线虫剂联用均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原菌及根结线虫,其中,棉隆(2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