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现行夏秋种薪杭×科明为基础,通过加入多丝量品种827和826,组配育成了强健优质的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827·薪杭×826·科明)四元杂交种.经多次鉴定、农村试养、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产量高,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四龄万蚕收茧量20.68 kg,四龄万蚕茧层量4.92 kg,茧层率23.85%,茧丝长1 203 m,解舒丝长1 046.8 m,解舒率86.95%,鲜毛茧出丝率17.80%,茧丝纤度2.82 D,净度97.81分,克蚁制种18.70张.适宜贵州省广大蚕区夏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72.
沉积物有机质富集十养殖池塘的重要特征,有机质的分解将驱动营养物质的释放,其主要机制在于自身的矿化与底层厌氧状态的形成,后者将进一步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累积,进而影响水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必须针对沉积物有机质富集的特征开展技师而准确的检测,同时采用选择性去除、原位氧化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实施有效地处置,以调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天然饵料,进而实现渔业生产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锦江河沉积物磷形态与吸附行为及磷释放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沉积物磷的吸附参数、形态及其含量,揭示锦江河及其支流沉积物磷吸附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阐明锦江河及其支流富营养化风险。2016年1月,在锦江河及其支流9个样点用彼得森采泥器采集表层沉积物,测定磷吸附平衡浓度(EPC_0),计算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以及其衍生出的磷释放风险指数(ERI)。结果表明,锦江河沉积物4种形态磷含量顺序为CaCO_3~PFe(OOH)~PASOPP_(alk),CaCO_3~P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态;钙结合态磷(CaCO_3~P)和磷最大吸附量(Q_(max))显著正相关;沉积物中PSI为11.24~31.37(mg P/100 g)/(μmol/L),平均值为21.28(mg P/100 g)/(μmol/L),且PSI与Q_(max)显著正相关;DPS值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均与PSI值的分布相似;EPC_0在各支流分别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下游的沉积物磷释放潜能相对上游较小;EPC_0的垂直分布表明,对大多数河段来说,疏浚并不能减小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所有采样点的ERI在水平方向上均超过了25%,各采样点沉积物磷潜在释放诱发富营养化的风险均为高度风险。  相似文献   
74.
巨魾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巨魾(Bagarius yarrelli Sykes)栖息江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解剖61尾体长20.4-43.5cm、体重124—1200g的野生巨魾研究其内脏器官特点,还对野生活体巨魾进行人工驯养研究。研究了解了巨魾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消化系统的组成;计算肠长与体长比值为1.19;确定巨魾食性为底栖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