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8篇
  2022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2.
对镇稻10号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选育策略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3.
II优084在安徽省试验示范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Ⅱ优 0 84在安徽试验示范中 ,表现出高产、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且抗高温、耐干旱、秧龄弹性大等优良特性。笔者介绍了Ⅱ优 0 84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4.
杂交水稻天丰优084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水稻天丰优084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据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5.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084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 0 84是镇江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通过对该组合在 1999~ 2 0 0 1年的省区试、国家区试及多年试验试种中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分析 ,认为该组合丰产、稳产性好 ,适应性广 ,抗病性好 ,抗逆性强 ,且品质优良 ,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6.
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084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粤丰A与镇恢084组配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084,具有品质较优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较好等特点,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7.
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长江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江苏省淮南麦区6个主栽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9号、宁麦14和镇麦168和4个主栽水稻品种镇稻14号、淮稻5号、镇稻16号、镇稻18号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5日和11月29日3个小麦播期处理,探讨了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期为11月1日和11月15日时,稻麦周年产量较高,其中在11月15日播种时镇稻18、扬麦18周年粮食产量最高,达到1 5048kg·hm-2。小麦在11月15日和11月29日播种时稻麦周年经济效益明显高于11月1日播种,每公顷可增收1 000多元,其中在11月29日播种时镇稻18、镇麦9号周年经济收益最高,达到30 897.04元·hm-2。  相似文献   
28.
对6个三系、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进行6水平的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同等肥力水平下,两系组合植株 矮,每穗总粒数多,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大;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2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变化,总体上两系组合产量高、耐肥、产量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须投入更多的氮素;三系组合更适合在中、低肥力水平田块种植,适当增施氮素均有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29.
热害对63个籼型恢复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3个籼型恢复系进行高温处理,各恢复系的结实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大于60%,且结实率降幅小于32.0个百分点的恢复系有11个,占供试恢复系总数的17.46%。研究还表明,热害对恢复系结实率的影响与恢复系的亲缘有关。  相似文献   
30.
镇恢4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恢129作母本,镇恢084作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含有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籼型强优恢复系.该恢复系高抗白叶枯病,株型好,穗型大,配合力强,于2007年9月获国家品种保护,所配组合Ⅱ优42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3月获国家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