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浸种处理对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钱优1号杂交稻种子为试材,通过不同间歇浸种(A1:浸种12 h,晾干12 h,再浸种12 h;A2:直接浸种36 h;A3:浸种8 h,晾干4 h,重复3次)结合药剂浸种处理(B1:清水浸种;B2:0.33%强氯精浸种)后,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成苗率。结果表明:采用0.33%的强氯精浸种结合浸种12 h、晾干12 h、再浸种12 h的间歇浸种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杂交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赶粉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产量的影响,以推广面积大、综合性状优势不明显的II优7954籼型杂交水稻为材料,分别在赶粉后第5、12和19天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IAA、芸苔素内酯BR和乙烯ETH。结果表明,激素能促进水稻种子活力和产量的提高,且适时喷施能提高外源激素的施用效果;赶粉后第12天喷施0.9g·L-1的ETH,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其他激素处理高,且分别较对照显著地提高了14.3%、16.3%和22.7%;在赶粉后第19d,ETH浓度为0.3g·L-1时产量最高,增产了35.9%。在赶粉后第12~19天,GA3、IAA、BR和ETH施用效果均较好,而不同浓度的6-BA在不同时期施用对种子活力的提高均不显著。因此,建议赶粉后第12~19天进行外源激素的喷施可有效提高杂交水稻II优7954的制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14.
种子内源多胺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及成熟过程.在种子萌发生长及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植物进行多胺处理,可以改善种子休眠、种子的发芽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增强幼苗的抗逆性、促进种子的成熟等.本研究将对主要多胺的合成与分解,多胺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种子成熟、种子体眠的关系,多胺与其他激素互作调控种子萌发生长及成熟的过程作一综述,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不同成熟期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的活力、可溶性寡糖含量和小分子热激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根数、根长、苗高、苗重发现,授粉后19~34d的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较高。种子成熟过程中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授粉后10~22 d,种子含水量从48.2%下降至23.9%;鲜种子棉子糖与果糖含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水苏糖和葡萄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授粉后10~19 d,小分子热激蛋白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此后相对表达量下降。水分、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等物质含量,鲜种子及干种子的千粒重,以及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种子发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时代对“美丽农业、美好生活、绿色生态”要求和“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种植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对好吃、好看、好效益等美好作物的种植需求日益增加,积极将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的种植推广引入到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稳定基本农田、促进增收、带动旅游、开拓三产的重要应用意义。同时,正视发展美好作物种植的优势,与研究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向日葵、小杂粮、兼用型甘蓝等在品种、栽培技术、搭配样板、机械化种植方面的实施对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浙江特色美好作物种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指出浙江种植美好作物的优劣势,并提出浙江省内种植的应对策略与合作实施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氧传感技术在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测定中的作用,以常规稻种子为材料,分别进行种子处理、氧传感测定、室内发芽和田间出苗试验.引发和老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或降低常规稻种子室内发芽和田间出苗能力;且分别促进或抑制了种子的呼吸,RGT和RGR值可较好地区分常规稻种子的活力水平.总之,氧传感检测可用于常规稻种子处理方法的快速筛选和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浙江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主要作物,对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但近年来,种稻收益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稻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对促进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全方面调研与典型调研,分层次梳理了当前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现状、存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药剂浸种处理水稻种子,观察处理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并结合田间成苗和恶苗病发生情况,分析并选择最佳的浸种药剂。结果表明,自制粉剂800倍液浸种处理可明显促进室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田间成苗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水稻幼苗田间恶苗病发病率,是最佳的防治水稻幼苗恶苗病的浸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