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种子质量对水稻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干燥是种子质量全程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机械干燥过程中高温对水稻种子萌发、活性氧系统、植物激素代谢、淀粉分解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热风温度、种子原始水分、种子收获时质量与机械干燥环境因子等对水稻种子机械干燥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未来水稻种子机械干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2.
浙两优274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偏籼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突出、食味品质佳、生育期短等特点,2017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3.
按当地插秧机行距25 cm的规格,对晚粳稻当家品种宁84和苗头品种秀水14进行25 cm×14 cm、25 cm×17 cm、25 cm×21 cm、25 cm×25 cm 4个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4最适密度是25 cm×25 cm,产量为9.800 t·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宁84最适密度为25 cm×21 cm,产量为10.190 t·hm-2。  相似文献   
34.
为加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2021年对晚粳稻新品种浙湖粳26种子生产田采用不同育秧、移栽的生产方式,研究不同生产方式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播(手插密植)类型田,秧苗基部明显增宽,茎叶增重,根系增多,实现大穗增粒增重,有望夺取水稻高产;返青快,盘播(机插)成穗率高,相比穴播(手插)实际产量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3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根基,而种植业是农业的根本。作物产量与品种品质、种子质量、栽培技术以及气候土壤环境有关。在自然条件下,品种、种子质量和栽培技术对田间收成的贡献率为4∶3∶3。种子质量是保障种源安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种子才能发挥好品种的生产潜力,但同时这也是我国种业的薄弱环节。本文着重围绕种子健康方向,对其意义、概念、行业技术现状、优化性建议以及基础研究前沿进展等方面开展归纳叙述,为种传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