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广东省北部山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鉴定了在该区栽培的黄柏等3种木本药用植物的真菌病害12种。其中有国内外尚未正式报道的真菌新种5个,新报道的病害10个。为该地区开展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森林火灾做到以预防为主,扑救有效,使防火决策准确可行,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电子技术建立了覆盖广州市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测林火状况,并能预测林火行为,提供关于火情的遥感图像信息以及扑救现场的实时图像信息,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工作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73.
漆树膏药病在湖南许多地区都有发生,是漆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重点研究了本病的发生条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一、病原观察漆树膏药病为害漆树枝干.轻病株生长衰弱,重病株干枯死亡.漆树感病后,病部出现圆形灰褐色或褐色菌膜(担子  相似文献   
74.
细菌嗜铁素、DAPG和PCA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生防细菌防治板栗疫病的潜力,测定了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WCS358r菌株及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JM218,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和WCS358::phz对板栗疫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KB和板栗枝条韧皮部抽提液培养基(BA)中,WCS358r对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JM218几乎没有抑制效果;在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 FeCl3后,WCS358r对病菌的抑制能力显著降低,证明WCS358r产生的嗜铁素是抑制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重要因子。在PDA培养基中,WCS358r对病菌无抑制效果。在上述三种培养基中,产生抗生素2,4-二乙酰间苯三酚(DAPG)的转基因菌株WCS358::phl与原始菌株WCS358r相比,抑菌效果明显增强,而产生酚嗪-1-羧酸(PCA)的WCS358::phz的抑菌能力无明显提高。培养基中添加铁对WCS358::phl的抑菌活性无影响,但能降低WCS358::phz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效果。由此说明,嗜铁素和DAPG对抑制板栗疫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重要作用,而PCA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
油茶工程是联合国无偿援助我国的第一个经济林项目。自1984年以来,工程所涉湖南3县(市)的耒阳、常宁,永兴已更新老残林1万ha,改造低产林6000ha,收到巨大成效。但近年来,在部分更新幼林中,不断发现有死株现象;在一些林地还比较严重,这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作者1990年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油茶幼树的死亡情况,仅广西文凤芝等1988年报道过的油茶青枯病。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对工程的幼树死亡进行了野外调查、定点定株观察、病原物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鉴定,旨在找出死树原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简述热带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近数十年气候变化对热带森林的影响,包括:1)热带地区气候变化;2)热带森林分布区变化;3)热带森林生长动态;4)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组成变化;5)热带森林碳储量变化.  相似文献   
77.
桉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已被人们所公认。按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文章全面综述了按树次生代谢化合产物的成分、药理作用、性能及其综合利用.使人们对按树能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白腐真菌对偶氮类、三苯甲烷类、醌胺类等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用Fomes lignosus对偶氮类染料中的刚果红、醌亚胺类中的结晶紫和三苯甲烷类中的中性红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对各种染料均有降解作用,而对醌亚胺类染料结晶紫的脱色率最高为55.27%(12 h),最佳添加时间为第4 d,最佳温度为35℃,脱色时间在32 h时脱色率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79.
以卫矛尺蠖卵为研究对象 ,对博落茴 (Macleyacordata)、雷公藤 (Triptergiumwilfordii)茎、皂荚 (Gleditsiasinensis)刺和苦参 (Sophoraflavescens)根等 4种植物材料的乙酸乙酯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杀卵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博落茴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卫矛尺蠖卵有较好的杀伤力 ,校正未孵化率高达 94.2 7% ;雷公藤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苦参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卫矛尺蠖卵的孵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
采用新鲜材料冰冻切片,通过组织化学、荧光显微观察与生物碱提取技术,研究了2年生蛇根木根生物碱积累的组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蛇根木种植当年根部即能产生和积累生物碱,形成层是生物碱产生的部位。积累最多的是根皮,其中以韧皮部薄壁细胞积累最丰富。木质部次之,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木质部各组织的细胞壁和少部分薄壁细胞内。另蛇根木根部分布有大量的淀粉粒,这与生物碱的积累是否有关还不明确。萝芙木属植物根部生物碱积累的组织定位特点可以为其采收加工、种属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