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西省棉蚜对常用五种农药抗药性普查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对山西省3个棉区棉蚜进行了抗药性普查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丹和灭多威,临猗县棉蚜抗药性分别属于极高等水平、低等水平、敏感水平、中等水平和低等水平;襄汾县棉蚜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处于高-极高等水平外,对其他4种农药的抗性与临猗县棉蚜相同;平遥县棉蚜除对氰戊菊酯和灭多威抗性分别处于中-高等水平和低等水平外,对其他3种农药均处于敏感水平。山西省棉蚜抗药性在近10年中均有增长,尤其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增加很快。目前南部棉区棉蚜抗药性水平大于中部棉区棉蚜抗药性水平,这与南部棉区用药水平高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碱的华北褐土中降解较快,2.5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4.2d,而在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6.5~10.7d;土壤相对含水量由13%增至27%,乙草胺降解半衰期由7.3d缩短至3.0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乙草胺降解速度加快(半衰期由5.7d缩短至3.3d);乙草胺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3.8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2~6.5d。可见,5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碱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等,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抗药性治理的原则,针对我省棉蚜、棉铃虫抗药性实际状况,在全省范围内,制定和实施了一套适合我省特点的抗药性治理方案。在综合防治的前提下,具体和优化了化学防治,强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采用抗药性治理措施和综合防治措施后,示范区防治成本降低23%~33%,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示范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示范区用药次数和用量减少,对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增长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室内增效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对棉铃虫幼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与甲胺磷混配对棉铃虫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以1∶6.25配比增效最为显著,增效效果达19.1%;混配成的45%申丙磷制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为158.4,温室盆栽棉苗药效好于50%甲胺磷,与40%丙溴磷防效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目前我国烟剂登记产品现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烟剂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建议,促进设施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通过官网平台信息查询和生产实地调研,对我国烟剂农药产品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烟剂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烟剂产品总体上趋于老化,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少,功能单一;市场上烟剂质量存在检出有效成分与标识不一致、检出含量与标签不符、检出其他隐性添加成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问题;超范围用药和安全间隔期重视不够是烟剂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适时调整农药烟剂登记产品结构、加强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科学合理使用烟剂等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在有效防治棉铃虫、红铃虫后,氟伏虫脲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氟伏虫脲在棉叶、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天和50天。在棉花生长期,每亩每次喷施5%氟伏虫脲50~100ml,施药5~6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20天,棉籽中的残留量不会超过目前暂用的0.1ppm标准。  相似文献   
18.
日本草坪杂草生态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同时采用Jackknife统计技术研究了供试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L-1,而对苦参碱不敏感,LC50值为617.71mg·L-1.Jackknife统计结果显示,阿维菌素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内禀增长率等5种参数与对照种群无显著差异,而苦参碱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除世代平均周期外,内禀增长率等其他4种参数均与对照种群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中部、南部水果主产区的苹果、梨、桃和枣共70个样品进行了116种农药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70个水果样品共检出14种农药,全部为低毒—中等毒性农药,其中,杀虫剂9种、杀菌剂5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杀虫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氯氰菊酯,检出率为11.4%;杀菌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多菌灵,检出率为20%。以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果品主产区苹果、梨、桃和枣的农药检出率分别为46.7%,30%,60%和45%,超标率均为0。幼果期果实套袋可减少果品农药污染。梨被检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少,而桃被检测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