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1篇
  69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鸽源冠状病毒PSH株纤突蛋白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PSH株S基因由350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条由1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S基因编码产物裂解后形成的S1和S2亚单位分别由541和6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PSH株S蛋白切割识别位点为精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精氨酸(RRFRR),与多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切割识别位点相似(RRF/SRR)。与GenBank中其他冠状病毒毒株S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相比较,PSH株与IB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79.3%~99.6%,而与其他冠状病毒包括火鸡蓝冠病病毒和SARS病毒的同源性均小于37.8%。表明,鸽源冠状病毒PSH株属于第3抗原群冠状病毒,且与IBV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2型(SS2)是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该病不但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会给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但由于其毒力因子和感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不能有效控制。不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病原的体内动态分布、感染机制、毒力因子及免疫应答等提供了依据。作者就国内外对SS2的造模方法及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将不同动物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旨在掌握SS2动物模型研究的动态,为建立更有效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鸡间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沪28个产地(河南开封、山东青岛、江苏南通、浙江金华、上海奉贤等地)的鸡、猪进行了空肠弯曲杆菌流行分布调查,了解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动物种间的分布状况。方法:以空肠弯曲杆菌特异性的VS1基因为扩增目标片段,对2005~2007年间在上海市三家家禽市场和五家生猪屠宰场采集的2234(鸡1015份、猪1219份)盲肠内容物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鸡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288份,平均阳性率为28.4%,猪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420份,平均阳性率为34.4%。结论:28个产地的鸡、猪均有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不同产地、种属其感染率和发病情况不同,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猪的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鸡,上海市内(奉贤等地)来源的畜禽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浙江金华、江苏海门、江苏张家港和江苏大丰等外省市地区。  相似文献   
14.
Nramp1是学术界近年研究的猪重要抗病基因之一,其第6内含子作为Nramp1的分型重点片段,国内外的诸多猪种均有清晰的测序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提取浦东白猪血液组织DNA,使用PCR技术分离和克隆Nramp1基因的第6内含子基因片段,测序后与以往文献中的其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浦东白猪在该段基因中有3个特异的突变点普遍存在,分别是259 bp的A→G突变,331 bp的G→A突变和29 bp后1~2个T碱基的插入。这些突变的发现可以为浦东白猪的育种和Nramp1的抗病性研究提供遗传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临床症状和病理学特征仍然是怀疑和诊断PCV2感染相关疾病的基石。随着时间推移,对该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理认识不断增加。从最初报道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到一些肠道、呼吸道和繁殖紊乱都与PCV2有关。一种免疫复合性疾病,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也与这种病毒感染有关。这些疾病一起被归入猪圆环病毒病(PCVD)或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感染PCV2的猪发展成为PCV2亚临床感染或临床PCVD/PCVAD的具体机制还有待阐明,但是对田间基本样本的基于临床、解剖和组织病变的观察有助于揭示该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本综述目的是更新现有对于PCV2感染的临床、病理以及它们的诊断方法的认识。此外还提出了统一的PCVD/PCVAD命名方法的提议,并给出了确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皮肤是猪的重要组织器官和防护屏障,与猪的生理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猪一旦感染疾病或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皮肤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即猪有皮肤病。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猪体表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方式和环境特点的改变,特别是国外某些皮肤敏感性新品种的引进,加之饲养密度的增大,使得猪皮肤病发病率呈增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中国稻田臭氧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技术平台,以超级稻Ⅱ优084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平均比Ambient高约25%)2个水平,无蘖苗和一蘖苗2种秧苗类型,研究臭氧胁迫对超级稻大田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秧苗素质的互作。结果表明:(1)臭氧胁迫使Ⅱ优084全生育期缩短约7 d,使成熟期株高降低8%。(2)臭氧胁迫对结实期叶片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影响,但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且后期降幅大于前期。(3)高浓度臭氧使成熟期地上部总生物量平均下降24%,这主要与抽穗至成熟阶段物质生产量大幅下降有关。(4)高浓度臭氧对单位面积穗数没有影响,但每穗颖花数(-19%)、饱粒率(-12%)和饱粒重(-5%)均明显下降,空粒率和秕粒率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水稻显著减产(-27%)。(5)尽管臭氧与秧苗类型间无显著互作效应,但臭氧胁迫对一蘖苗株高、叶片SPAD值、每穗颖花数、饱粒率、秕粒率和空粒率的影响程度均略小于无蘖苗。综上所述,高浓度臭氧环境下Ⅱ优084大幅减产主要是单穗库容量变小所致,亦与籽粒结实能力下降有关,而后者又与水稻生长后期光合生产明显受抑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使水稻产量增加,但这种影响是否因不同栽培条件而异尚不清楚。2011年利用中国稻田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敏感水稻品种汕优63为供试材料,二氧化碳设环境CO2浓度(Ambient)和高CO2浓度(Ambient+200μmol·mol-1),施氮量设低氮(15 g·m-2)和高氮(25 g·m-2),移栽密度设低密度(16穴·m-2)和高密度(24穴·m-2),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杂交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没有影响,但使结实期株高显著增高(+7%);使单位面积穗数(+8%)和每穗颖花数(+19%)明显增多,进而使单位面积颖花量大幅增加(+29%)。高浓度CO2条件下穗数增多主要与最高分蘖数明显增加有关,而分蘖成穗率显著下降;穗型增大主要由单茎干重而非单位干重形成的颖花数增加所致。高浓度CO2环境下水稻结实能力呈增加趋势,其中平均粒重的增幅达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籽粒产量平均增加36%,其中在低氮低密度、低氮高密度、高氮低密度和高氮高密度条件下分别增加43%、46%、34%、23%。增施氮肥或增加移栽密度使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均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环境下杂交水稻因库容量增大导致产量大幅增加,调整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肥料效应。  相似文献   
19.
疫区猪场猪瘟隐性感染母猪的诊断与淘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近年来 ,由于我国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赋予猪瘟流行一些新的特点。高密度的免疫压力下出现的毒力致弱毒株 ,导致了亚急性、慢性、迟发性猪瘟比例的增加。构成了在猪瘟流行中极具危险性的潜在传播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的传染源 ,而隐性感染的妊娠母猪则自然对这种持续感染起到了放大作用。为此 ,及时诊断和剔除猪群中的隐性感染母猪 ,在集约化养猪厂防制猪瘟方面已成为关键的步骤。我们利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研究的单克隆抗体介导的用于鉴别猪瘟疫苗毒和野毒株的检测技术 ,在一家流行猪瘟的万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动物福利意识和动物福利工作落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而畜禽等食用动物主要饲养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动物福利问题十分突出,非常普遍。因此应当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有关动物福利的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动物福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