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比较现实的途径,并对机械化制种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选取国产落叶松作为木榫旋转焊接基材,采用氯化铜浸渍桦木木榫,分析焊接时间和氯化铜处理对焊接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未处理试验组焊接时间3s的试件抗拉拔力平均值分别高于5s和7s试件28.33%、87.12%;氯化铜浸渍处理试验组焊接时间3s的试件抗拉拔力平均值分别高于5s和7s试件61.06%、130.49%;同样的焊接时间条件下,氯化铜浸渍处理试验组焊接时间3s比未处理试验组高68.28%,焊接时间5s高34.08%,焊接时间7s高36.62%。2)未处理试验组不同焊接时间界面最高温度和深度之间均符合线性关系,氯化铜浸渍处理试验组焊接界面最高温度低于未处理焊接界面。3)采用FTIR对未处理木榫与界面、氯化铜浸渍处理木榫与界面的对比分析,发现桦木圆棒榫在经过氯化铜浸渍处理后可能发生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酸水解,半纤维素、无定型物质等在焊接过程中均发生了热解,同时有大量物质氧化形成C-O和C=O,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木材组分的热解程度增加。木榫旋转焊接的机理是焊接过程中半纤维素和无定型物质热解熔融并包覆纤维形成焊接界面层。氯化铜浸渍处理的增强机制为氯化铜浸渍处理可能引起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酸水解,促进焊接过程中木材组分的解聚、热解形成熔融物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木榫旋转焊接是木结构、家具中的一种新型绿色连接技术,国内外对于竹榫旋转焊接研究较少,其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未知,竹榫、木榫旋转焊接之间的差异也有待研究.[方法]使用毛竹榫旋转焊接云杉基材,通过测试焊接形成的连接节点的抗拉拔性能,探究竹榫旋转焊接较优的工艺参数.选取基材预钻孔与竹榫直径比值(孔径比)、竹榫转速、竹榫含...  相似文献   
7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是一种有很强细胞毒性、胚胎毒性、一定致畸性、弱致癌性且影响免疫系统的真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粮谷类食品和饲料,人畜食用后健康将受到严重危害。文章对其危害、检测方法进行了部分议论,重点调查了解了抚顺地区2008年产部分玉米样品在2009年夏季DON的平均含量。强调要加强对DON的了解,加强对其检测,加强对谷物及其制品中DON含量的重视,以保证食用谷物及其制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75.
以路易斯安那鸢尾‘Samurai Wish’和‘Acadian Miss’为对照,对路易斯安那鸢尾新品种‘蓝纹白蝶’在浙江省、江苏省和河南省3个地区进行区域试验,分析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性等指标。研究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观赏性状最大的变化在于花色为白色带蓝色条纹,花径略高于对照。新品种‘蓝纹白蝶’在3地冬季叶片仍有绿色,综合评分为宁波〉苏州〉许昌。总体上,新品种‘蓝纹白蝶’在试验区表现突出,可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6.
以路易斯安那鸢尾‘Ann Chowning’为对照,对路易斯安那鸢尾新品种‘黄玉’在浙江省、江苏省和河南省3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分析了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性等指标。研究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观赏性状最大的变化在于花色为黄色,花径和繁殖率略高。新品种‘黄玉’在3地冬季叶片仍有绿色,综合评分为宁波>苏州>许昌。总体上,新品种‘黄玉’在试验区表现突出,可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7.
野败型杂交粳稻的研究及育种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的野败胞质被成功用于籼型杂交稻后,许多育种家曾尝试利用野败胞质以实现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当时因粳稻细胞核在野败胞质背景下存在太多的困难而放弃。其中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有:一是闭颖和开花不集中,且异交结实率极低;二是恢复谱狭窄,恢复源极少。因此,对野败型粳三系的研究显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8.
好水川流域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泥沙淤积体的概化模型。结合水库及淤地坝泥沙观测数据,采用以小型水库的特性征曲线为基础的泥沙淤积量测算方法,对好水川流域小型水库及淤地坝淤积量进行了估算。运用泥沙淤积体规则概化的测算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并推求区域侵蚀模数。该方法计算简单,结论可靠,可为进一步研究该流域的水沙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宁夏南部山区的淤地坝淤积量估算提出一种简便的算法。  相似文献   
79.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广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86年始对水稻广亲和性的资源筛选,亲和谱,遗传和利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籼粳杂种后代材料及美国稻品种中存在较丰富的广亲和品种,如T984,嘉40,Pecos和L201等均表现有良好的亲和性。2)各广亲和品种亲和谱存在明显的差异。T984,中国91,热研1号和嘉40的亲和谱较宽;而Dourada Percos和中作180的亲和谱较窄,即所谓的特写亲和性品种。3)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遗传亦有不同的表现。热研1号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76-27bB作为籼粳测验种)受一对Sn5基因控制,其位于第6染色体山,与色素原基因C的交换值为4.71%;Pecos和L201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秋光为测验种)除受色素原基因C连锁的主效基因控制外,还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T984的广亲和性(以辐8-1和秋光为测验种)与色素原基因C相互独立。此外,广亲和品种/粳型测验种的F2植株的亲和性强弱与相应的F3株系的平均结实率高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新特异材料白绿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稻属中单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极为罕见,新白绿苗是在秀水11/春江03杂交F4株系中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基本特征苗期为白色,随着秧龄的增加,渐渐转绿成正常。骐为母本与一般品种,标记基因系杂交,F1、F2、F3各世代植株均表现为白绿 苗;反之以其为父本则各世代均无白绿苗突 变体为细胞质遗传。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水稻细胞质白绿苗基因作为细胞质标记在原生质体融合、杂产稻育种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