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6篇
  24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茶树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优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中获得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 , β-1,3-glu )基因cDNA,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序列,它们与核糖体竞争性地结合pET32a载体上的RBS位点, 造成该基因cDNA在原核生物中很难表达.作者对其中的两处基因序列进行了突变,通过设计PCR引物,利用密码子的简并性,保证了突变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变.使葡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明显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分子量约75.8 kD,与预计大小一致,并通过水杨酸法对其进行酶活测定,证明其有活性.  相似文献   
92.
缓释型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状作用及油菜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小区试验对施用缓释型保水剂、保水剂、常规肥料下土壤物理性状及油菜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缓释型保水剂为植株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了作物生长,油菜产量增加;缓释型保水剂具有保水和持水性能,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同时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使土壤孔隙数量增加,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尤其增加了非毛管孔隙度,增强了土壤通气性能;缓释型保水剂增加了土壤中大于0.25mm团聚体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土壤通气性,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2mm以上的团聚体数量,提高了土壤的抗蚀性。  相似文献   
93.
安徽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支持了美好乡村建设。但也存在没有项目实施主体、目标要求高、投入标准低、重建轻管、工程效益低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建设和管理:明确实施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软实力”的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高标准农田模式;注重建管并举。  相似文献   
94.
为了积累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数据,以利于有效调控池塘藻相,2013年春季研究了3口不同富营养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氮、磷营养盐:室外池I、室外池II以及大棚池。结果表明,根据氮、磷营养盐水平,室外池I和大棚池均属超富营养水体,而室外池II属于富营养水体。室外池I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优势种类是绿藻门和硅藻门,蓝藻门种类和数量均很少,比较适合养殖。而室外池II只有蓝藻门,且种类非常少,仅2种,以蓝藻门隐球藻属(Aphanocapsa)占绝对优势,已经明显形成了隐球藻属水华。大棚池藻类种类比室外池II多,但是也以蓝藻门的隐球藻属为优势。室外池II和大棚池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均为I级,多样性差,而室外池I为II级,多样性一般。本研究表明,春季不同富营养程度的池塘出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池塘在低温的春季可以形成蓝藻门优势;建立氮磷营养水平与池塘藻相之间的可靠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95.
杂交鳢是以鸟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相比亲本,具有牛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易驯食膨化颗粒饲料的优势.概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外乌鳢(♂)×斑鳢(♀)杂交繁育历史、杂交繁育技术,同时对乌鳢(♂)x斑鳢(♀)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特性、胚胎发育、生长性能、抗逆性...  相似文献   
96.
羊肚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林  程显好  田吉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54-4057
综述了羊肚菌种类、分布、生态环境、形态特征、人工栽培技术、液体培养、营养成分、食用药用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土壤残留氮素生物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残留氮素生物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农田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施肥、降水和灌溉、土壤性质、土地利用方式及作物种类与耕作方式等对土壤氮素残留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作物对土壤残留氮的利用状况及其提高残留氮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为了明确稻茬烤烟主栽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给稻茬烤烟制定烘烤工艺提供参考,采用暗箱方法和密集烤房“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探索了湖南稻作烟区主栽品种K326、云烟87和湘烟7号上部烟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暗箱试验中湘烟7号、云烟87和K326上部烟叶变黄时间均为40 h;湘烟7号与云烟87褐变时间均为60 h,K326为72 h;3个品种变黄速率差异不显著,K326变褐指数较小。(2)叶绿素降解率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降解均匀度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3)上部烟叶失水速率为云烟87>K326>湘烟7号。(4)在烘烤变黄期(0 ~ 48 h),叶绿素降解量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烘烤末期,湘烟7号的类胡萝卜素降解量最大,K326与云烟87接近。(5)PPO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湘烟7号上部烟叶第1个峰值与云烟87一致,较K326晚12 h;湘烟7号第2个峰值出现时间与K326一致,较云烟87晚12 h;K326、湘烟7号和云烟87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125、0.127和0.123 U。(6)淀粉降解率为湘烟7号>K326>云烟87;K326、湘烟7号和云烟87的还原糖含量变化类似。综上所述,湖南稻茬烤烟主栽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存在差异,在制定烘烤工艺时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9.
朱林 《作物研究》2019,(6):547-548,553
以黑农35号大豆为材料,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喷施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经5种药剂处理后,生根壮苗激活剂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381.37 kg/hm^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喷施烯效唑产量分别增加189.29和222.63 kg/hm^2,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增产原因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0.
朱林 《作物研究》2019,(4):278-279,291
为明确化控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作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55 mg/L DTA-6和50 mg/L S3307,均可使大豆单株各部位的荚数、粒数明显增加;喷施55 mg/L DTA-6处理较对照增产758.71kg/hm^2.说明化控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