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朱海霞 《上海蔬菜》2020,(1):39-39,86
启东大红袍赤豆为启东地方优良豆类品种,在启东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该文介绍了启东大红袍赤豆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从品种和土壤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红袍赤豆的主要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82.
结合黑龙江省2015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对2015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2015年农业气象年景属平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春季东部地区局地内涝、春季西南部干旱、夏季局地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以及盛夏局地短时洪涝。  相似文献   
83.
基于历史产量丰歉影响指数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之一,开展水稻产量动态预报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产量资料、发育期资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根据历史年水稻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建立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丰歉趋势动态预报模型。另外,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相应的产量预报模型,对产量丰歉趋势动态预报模型进行修订。通过对1997-2006年水稻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5月31日、6月30日、7月31日和8月31日预报的水稻产量增减趋势的预报正确率平均为90%、70%、90%和80%,产量预报准确率为84%、90%、94%和93%,预报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4.
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农业气象试验站产量资料和发育期资料,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根据历史相邻两年关键气象因子变化引起大豆产量的丰欠指数,建立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并在已建立预报模型的基础上,以Visual Basic 6.0为计算机语言开发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动态预报系统。结果表明:经2011-2013年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检验,5个代表站81%的大豆预报结果丰欠趋势与实际趋势表现一致,单产预报准确率总体较好,越接近大豆成熟,预报准确率越高;经2016年业务运行,预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对黑龙江省主产区大豆产量的动态预报。  相似文献   
85.
母本基本苗在籼型杂交稻制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成熟,但制种产量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母本基本苗不足,是当前影响籼型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按现行制种水平,母本以每公顷栽插45万~52.5万穴,270万~300万基本苗较为适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大豆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为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和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21-2050年大豆熟型的可能分布及生育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①以B2情景为例,不同熟型大豆品种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东扩,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适宜种植区北移,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及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缩小,极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扩大。②在A2情景下,东北三省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2.2d,开花期平均提前3.0d;在B2情景下,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3.0d,开花期平均提前4.2d。③在A2情景下,2021-2030年辽宁省大部及吉林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辽宁东部及吉林省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减产10%以上,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④在B2情景下,202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结论】在A2和B2情景下,未来30年间大豆出苗-开花阶段缩短,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有可能发生;大豆减产面积不断增加,减产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7.
李欢  朱海霞 《植物保护》2022,48(6):289-297
为了筛选具有广谱、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自然罹病的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叶片上分离得到菌株HY-063,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核糖体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和抗原相关蛋白基因(Alt a 1)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鉴定,确定该生防菌株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并测试了菌株HY-063对6种供试目标杂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HY-063菌丝块对不同杂草离体叶片致病性表现为:藜Chenopodium album>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var. crispa>酸模叶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猪殃殃Galium spurium。室内盆栽试验喷雾接种法测试表明,HY-063发酵滤液对藜、密花香薷、猪殃殃、冬葵、酸模叶蓼和反枝苋均有致病性,6种供试杂草的发病率分别达到了97.93%、91.73%、93.16%、77.56%、66.86%、72.00%。作物安全性试验表明,生防菌株HY-063的发酵滤液对蚕豆Vicia faba、豌豆Pisum sativum、青稞Hordeum vulgare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均安全,但对油菜 Brassica napus 有轻微影响。综上,链格孢菌株HY-063具有开发成为蚕豆、豌豆、青稞、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朱海霞 《江苏林业科技》2011,38(4):28-30,32
以江苏省灌南县的森林资源作为对象,以1985年和2009年2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技术支持,对该地区现有的林木、林地资源的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森林资源结构变化,为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鹞子沟自然发病的大刺儿菜叶片中分离出的附球属真菌DT-014为研究对象,通过发酵喷雾法接种测定其对4种盆栽杂草猪秧秧(Galium spurium L.)、藜(Chenopodium album L.)、冬葵(Malva verticillate L. var. crisp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的致病性和5种作物蚕豆(Vicia faba L.)、豌豆(Pisum sativum L.)、青稞(Hordeum vulgare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安全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菌落直径和其孢子悬浮液OD600值为测量标准,探究菌株DT-014的最适生长培养基、碳源、氮源、固态发酵基质。结果表明,DT-014对藜(C. album)和猪秧秧(G. spurium)致病力较强,其次为密花香薷(E. densa),对冬葵(M. crispa)致病力最低。DT-014对于小麦(T. aestivum)、蚕豆(P. sativum)、青稞(H. vulgare)、豌豆(P. sativum)相对安全,对油菜(B. napus)有轻微影响。DT-014的最适培养基为蛋白胨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固态发酵基质为大豆粉。  相似文献   
90.
采取临床疑似患绵羊痘病绵羊的皮肤、肺脏等组织病料,提取DNA,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两对引物均从病料中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两条带。PCR检测快速,便捷,可在基层兽医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