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 6~0.738 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 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 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快速分析苦楝Melia azedarach不同种源提供方法,揭示苦楝遗传多样性,为苦楝的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783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苦楝国内全分布区的37个种源和肯尼亚1个种源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性百分率平均值为40.89%,每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5~17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介于0.188~0.488,平均值为0.299。基于UPGMA法聚类以0.350为阈值可将38个苦楝种源划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去掉2个种源,将其余36个种源划分5个地理类群。【结论】SRAP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反映苦楝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类群划分结果有明显的地理趋势和气候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苦楝SRAP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快速分析苦楝Melia azedarach不同种源提供方法,揭示苦楝遗传多样性,为苦楝的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783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苦楝国内全分布区的37个种源和肯尼亚1个种源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性百分率平均值为40.89%,每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5~17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介于0.188 ~0.488,平均值为0.299.基于UPGMA法聚类以0.350为阈值可将38个苦楝种源划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去掉2个种源,将其余36个种源划分5个地理类群.[结论]SRAP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反映苦楝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类群划分结果有明显的地理趋势和气候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抗寒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和人工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7个不同黄梁木种源带芽枝条进行人工低温胁迫,测定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枝条恢复生长情况.确定适用于黄梁木抗寒性测定的5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在-2℃的人工低温胁迫下,丙二醛质量分数最高的种源为龙州(35.24 μg·g-1),最低的种源为保山(21.19μg·g-1);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最高的种源为龙州(9.98 μg·g-1),最低的种源为德宏(6.13 μg·g-1);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高的种源为云浮(79.66 μg·g-1),最低的种源为景洪(65.32μg·g-1);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的种源为天河(24.89μg·g-1),最低的种源为景洪(19.57μg· g-1);相对电导率最大的种源为保山(58.27%),最小的为云浮(48.37%);在枝条恢复生长中,存活率最高的种源为云浮(42.03%),最低的为景洪(3.88%).云浮、龙州、天河、兴宁、景洪、保山、德宏7个种源的抗寒性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0.951、0.863、0.755、0.728、0.191、0.151、0.132.[结论]不同种源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云浮、龙州、天河、兴宁、景洪、保山、德宏,总体表现为广东、广西的种源抗寒性较云南种源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存在较大脱节,依托互联网,将"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创新创业理论进行紧密结合,以"西式面点制作工艺"实践课程作为载体,将课程教学分为课前线上教学资源设计、课中课程实践、课后教学效果评价等几个部分。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学生的创新、管理、实践、宣传等方面的能力具有更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苦楝种源果核及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苦楝的地理变异及其规律,对17 个省份的70 个苦楝种源的果核和种子的18 个性状进行 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不同种源间在果核和种子表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性状的重复力大于 85%,其中种子百粒重、果核宽的种源重复力较高,达到98%以上;其次是果核百粒重、种子大小性状;而棱粒比、果 核果形系数b 的重复力较小,分别为74.56%、49.14%。部分性状的种源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趋势:由东向西,果 核的宽度和质量、种子宽度、果核皮厚度、果核单果棱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由南向北,果核长度、种子宽度、种子质 量、果核单果棱数和果核皮系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种子趋于粗短的椭圆形;海拔由低到高,果核和种子宽度、果核质 量、果核皮厚度、果核单果棱数呈增大趋势,果核趋于圆形,种子趋于粗短的椭圆形。根据苦楝果实的18 个性状指 标的聚类分析,可将70 个种源划分为8 类,种源类群间性状差异也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火龙果嫁接技术中砧木与接穗选择的具体参数,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出芽速度,完善火龙果嫁接技术。【方法】以红水晶6号火龙果为试材,砧木取自不同长度的老熟或绿熟茎蔓,选取砧木在茎蔓中相对位置(砧位)、嫁接方法、接穗芽数、接穗成熟度等因素,采用混合正交或正交设计进行嫁接试验;根据接穗是否萌芽、出芽时间等分别对砧木长度、质量、砧木质量/长度比、砧木周长、接穗长度等砧穗参数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老熟和绿熟的短茎蔓(可切分两根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为75.0%和87.5%;老熟的长茎蔓(可切分3根砧木)不宜选用单芽接穗;绿熟长茎蔓的中段不宜用做砧木;砧木偏长、砧木质量/长度比较低、成熟度偏嫩、接穗偏长有利于嫁接成活,当砧木较短、较粗、较重、砧木质量/长度比较高、成熟度偏老时接穗萌芽较晚甚至不能萌芽。【结论】初步确定红水晶6号砧木嫁接的基本原则,选取1~2年生茎蔓,优先使用绿熟茎蔓,但避免使用绿熟长茎蔓中段为砧木,砧木长度不低于40 cm,选取生长点附近充实成熟的茎段为接穗,从顶部开始截取接穗进行嫁接,接穗含2芽且长度不低于3 cm,使用平接法为主,嫁接成活率达81.2%,生产实用性较好,对火龙果苗木繁育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鱼溶浆是鱼粉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为保证鱼粉的品质需要对其进行回喷的操作,同时其较高的含水量也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降低鱼粉生产的成本,本研究通过添加絮凝剂、食品增稠剂以及盐析的方式对鱼溶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尝试。实验结果表明,盐析是较为适合处理鱼溶浆的方式,其中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及碳酸钠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为鱼溶浆水分的降低、鱼粉生产工艺的改良及品质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择黄梁木幼树40株,2014年5月在广东雷州开展了家系造林对比试验,2015年1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冠幅、枝下高、冠高比、冠径比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性状家系遗传力均达到0.5以上,家系间选择潜力大;根据性状相关分析和回归检验判断,地径、树高、枝下高对材积指数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材积指数主要性状指数方程。以10%的入选率选出4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家系的地径、树高、材积指数、枝下高、冠径比和冠高比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15%、20.49%、46.20%、9.98%、2.45%和-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