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家蚕种茧切削智能夹具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家蚕种茧切削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适应不同品种的家蚕种茧制种切削需要,该文设计研究了一种家蚕种茧切削智能夹具。该夹具具有自动调整种茧位置状态并固定种茧的功能,能够迅速、准确地将以任意方式进入夹具内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种茧,自动调整为理想切削状态并固定,使高速转动的切削刀具沿夹具顶面水平切割种茧时不会伤到蚕蛹,且削口平整、便于实现蚕蛹与茧壳的自动分离。通过对10个不同种茧品种的切削试验表明:该智能夹具自动定位与固定功能的成功率达到98%以上,刀盘切削成功率大于97%,切削伤蛹率小于2%;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粒种茧以任意方式进入夹具内,到该智能夹具将其调整固定到位并切削完成所需时间为6~8 s,对各品种的家蚕种茧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
为了实现对柑橘根系不同深度温度和湿度远程实时监测,达到有效精确灌溉、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选用 ARN-100土壤水分传感器,Pt1000温度传感器,并利用CAN总线与CSM 网络,实现对柑橘根系土壤温度和湿度 的实时监控.利用太阳能电池对锂电池充电,采用双锂电结构,将充电与放电分离,提高系统稳定性,延长电池寿 命.系统每12h检测一次土壤根系温度和湿度.当根系土壤含水率低于设定的阀值时,打开电磁阀进行灌溉调节, 当高于设定值时,停止灌溉.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实现柑橘园内根系土壤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检测和自 动调节,对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柑橘品质和产量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实现土壤含水率实时监测及数据的远程传输,以太阳能电池及锂电池作为整个系统的能量供给,采用电场法测量土壤含水率;通过GSM网络,利用短消息实现土壤含水率数据的实时传输。电源模块实现太阳能的收集及存储,并对整个系统的电源实现管理。系统将土壤含水率转换成电压信号后,对其整流、A/D转换、计算等相关处理后得到土壤的含水率。利用实时时钟电路与SD卡,可实现每天的数据存储。土壤含水率及系统状态异常信息可通过短消息发送到指定手机或终端。试验表明,当被监测的紫色土或黄壤含水率低于30%时,测量误差小于6%。系统每6h测量并存储一次监测数据,每24h发送一次,其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在该条件下,3 W的太阳能电池能满足系统的能量需求。如果太阳能电源模块出现故障,导致锂电池无法充电时,系统能发送警告短消息,提醒用户及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24.
西南地区农业灌溉因复杂山地坡度和高差不同造成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及劳动力浪费等问题,通过分析山地高差、坡度区别和滴灌压力、流量设计,实现了丘陵山地分区实时精准农业灌溉。为此,重点研究山地区域不同对应农业滴灌流量和压力参数不同的精准滴灌系统,优化太阳能低损耗、精准检测土壤含水率、远程控制,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区域划分,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高于或者低于土壤水分所需值时,系统能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开启或者关闭滴灌电磁阀,同时通过GSM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终端,达到山地分区实时精准灌溉和监控的目的。该研究弥补了丘陵山地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不足,为我国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农机在丘陵山区深松作业深度和面积的监测准确性,研究设计了一种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以角位移传感器间接测量作业深度,利用北斗/GPS定位数据计算深松面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NET分布式深松作业远程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多台农机深松作业深度和面积的远程监控,为政府补贴资金计算与核实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深松作业监测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角位移传感器适用于丘陵山区农机深松作业深度测量,深度测量平均误差为0.98cm,使用北斗/GPS定位基于多边形解析法计算小地块面积相对误差为3.2%,满足丘陵山区农机深松作业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26.
针对液体样品在太赫兹光谱检测中遇到的比色皿吸收及频谱振荡问题,以豆油检测为例,在传统计算模型基础上,考虑石英比色皿对THz电磁波吸收,建立THz-TDS技术提取液体材料吸收系数和折射率的计算模型,并对得到的光谱数据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时-频分析,找出频谱、吸收谱振荡的原因,采用主脉冲截取法,有效去除发射器、探测器以及石英比色皿等光学元件Etalon效应引起的频谱干涉,最后,结合实验得到的0.2~1.8THz波段豆油频谱对采用的主脉冲截取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1.0~1.8THz频段样品吸收谱、频谱残余振荡存在的原因.该测量分析方法对THz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品质检测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7.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推导出土壤水热耦合迁移运动方程,并讨论了方程的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28.
镉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镉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镉在胡敏酸上的吸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胡敏酸对镉的等温吸附规律与介质pH有关。当pH为 3 0 0和 3 50时符合Freundlich方程 ,当pH在 4 0 0~ 6 50之间更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 ;在pH为 3 0 0~ 6 50之间 ,吸附量与pH成显著正相关。温度升高吸附量降低 ,吸附热与反应介质的pH有关 ,pH升高 ,吸附反应放热增加 ;胡敏酸对镉的吸附作用力随介质pH改变发生较大变化 ,当pH为6 50时主要为配位基交换作用。胡敏酸对镉的吸附含有部分不释放氢的静电吸附 ,其吸附反应动力学用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9.
提高利用可见-近红外(Vis-NIR)透射光谱检测脐橙内部物质含量的准确性在生产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特制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测量装置采集了199个福本脐橙果蒂向上、水平、向下3种位置的透射光谱,比较了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 scattering correction, 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 SNV)、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预处理的效果,并采用效果最好的一阶导数对透射光谱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后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BiPLS)优选特征波段,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sampling,CARS)挑选特征变量建立了基于果蒂向上、水平、向下3种位置各自的透射光谱以及3种位置的平均光谱和加权光谱的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 SSC)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模型。在果蒂向上、水平、向下3种位置各自的透射光谱建立的PLS模型中,基于果蒂水平位置透射光谱的PLS模型最优,校正相关系数为0.914,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380,预测相关系数为0.92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404。基于果蒂向上、水平、向下3种位置平均透射光谱和加权透射光谱建立的PLS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91,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43。该研究可以为脐橙内部物质含量在线检测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