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双价抗虫棉新品种石抗39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石抗39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作育成的转Bt CpTI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22.
石选14(石711)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于1977年以邢台6871为母本,(晋68—389×辽632—125)F_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4次病地无病地的  相似文献   
23.
转BT+CPTI基因对棉纤维的影响及系统选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书 《中国棉花》2002,29(4):17-18
转基因技术快速发展,近几年对棉花品种的改良产生了重要影响.转基因抗虫棉的育成,使棉铃虫的危害已得到有效控制,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的选育也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24.
试验采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创立的棉属种间杂交新技术,即对杂交铃喷(滴)GA_3(5 oppm)、NAA(4 oppm)—离体培养杂种胚—试管内染色体加倍,于1981年获得了陆地棉(科遗181)×比克氏棉的F_1杂种。再与陆地棉三次回交及3~4次自交和选  相似文献   
25.
分析不同早熟棉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早熟棉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6~2016年河北省共审定转基因早熟棉品种16个,依据NT/T 1297-2007,对各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近几年培育的转基因早熟棉新品种多为中、短绒类型,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类型的主要因素.由于断裂比强度指标的下降,造成审定品种不得不归为低一级的品质类型,从而影响了棉花品种商品棉的利用价值.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重视高断裂比强度种质资源材料的利用,以提升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26.
冀石265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9年8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90020),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及其以南棉区春播或与其他作物间作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27.
主要介绍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冀石92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8.
石杂101是转Bt+CpTl双价基因杂交抗虫棉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冀中南和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9.
陆地棉与野生索马里棉、海岛棉进行三元杂交,利用三交种的异源五倍体减数分裂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与部分同源染色体竞争联会,进而增加了异源易位频率的现象,使E2染色体组基因渐渗到AD染色体组,达到显著改良陆地棉纤维品质的目的。创造出绒长35 mm以上、比强度38 cN/tex以上的陆地棉新种质H287。  相似文献   
30.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