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2.
棉花喷水杀雄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柱头长度不同的两个品种作母本进行了喷水杀雄技术研究,并与人工去雄的时效、种子纯度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柱头相对较长(柱头伸出花药0.3cm以上)的品种作母本,人工喷水(粗雾)杀雄制种,杀雄彻底,杂种率可达99.9%以上,收获率与人工去雄授粉法相当,高达90%;操作简便、速度快,省工省时,可比人工去雄授粉节省50%的人工投入,显著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33.
石抗39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转"Bt CpTI"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冀中南  相似文献   
34.
主要介绍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彩色棉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彩色棉的育种方向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棉花不同器官的形态类型及其与棉花经济性状的关系,提出了黄河流域棉区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形态需求。  相似文献   
36.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由于国际棉价的不断下跌,棉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为保证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规范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生产模式,制定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533—2017)。该规程规定了冀中南棉区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栽培的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要求,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马铃薯复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7.
河北省近年审定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河北省2001~2009年审定常规抗虫棉品种结果为依据,分析评价了河北省抗虫棉品种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有较大提高;枯萎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黄萎病抗性育种有了一定进展;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单铃重增加明显,单株铃数和衣分略有上升;纤维长度变化不大,比强度偏低,麦克隆值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38.
不同防治措施下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的研究旨在抓住棉盲蝽象在当地的主要危害规律,科学地指导生产,对提高棉花产量增收节支提供理论依据。以N141和石39两个新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棉盲蝽象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相同,均在当地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发生和危害达最高值,蕾铃脱落率及危害高达41.8%。在此之前和之后,棉盲蝽象的危害都较轻,从而得出了此期为棉盲蝽象危害的主要时期。此时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两个品系自然控制处理产量比综合处理的小区产量减少39.3%~43.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所以必须在主要危害时期进行防治,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又减少棉花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9.
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75~90d,为中早熟品种;植株中等,抗逆性强,子蔓结瓜,易受粉,坐果率高。果实成熟期33~35d,果实高圆,果皮光滑、亮黄色;果肉红色,肉厚4.0~4.5cm,肉质松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5%以上,平均单果重2.0kg,最大可达2.5妇;货架期长,常温条件下可存放20~25d。植株抗病、抗逆性强;叶片小,  相似文献   
40.
杂交棉品种冀创棉1是以转双价基因抗虫棉SGK321为母本、非转基因抗病棉花品系5013为父本杂交而成。该品种抗病、高产、杂种优势强和适应性广,适合冀中南和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稀植、大棵、免整枝栽培模式下更能发挥其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