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稀有鮈鲫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实验鱼,具有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开发成为观赏性鱼类的潜在可能。本实验采用PCR方法,从稀有鮈鲫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大小为1584bp的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包括长为1507bp的启动调控区和77bp的部分转录区序列。启动调控区包括一段长为109bpβ-actin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不翻译的外显子1和内含子1。上游调控序列中含有TATAbox,CAATbox和CArGbox等与转录活性密切相关的作用元件,并且在稀有鮈鲫β-actin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也含有1个CArG调控元件。将该启动子片段克隆到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AcGFP1-1)上,显微注射入稀有鮈鲫的受精卵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能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本实验成功分离了具有驱动活性的稀有鮈鲫β-actin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32.
以‘嘎拉’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克隆了ABA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响应基因蛋白磷酸酶基因MdPP2C-Like(基因序列号 MDP0000126636)。基因结构分析显示,MdPP2C-Like定位于苹果8号染色体上,含有5个外显子与4个内含子;该基因全长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37.84 kD,等电点(pI)为5.72。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其存在1个蛋白磷酸酶2C(PP2C)保守结构域,并与拟南芥中的A类PP2C保守结构域高度同源。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MdPP2C-Like与At4G32950位于同一进化支,同源性较高。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dPP2C-Like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少数分布在细胞质。定量分析显示,MdPP2C-Like在苹果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根中表达量较高。对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和苹果愈伤组织进行ABA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过量表达降低了植株和愈伤组织对ABA的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MdPP2C-Like在响应ABA信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部的干物质生产潜力,以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二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四倍体)、碧蚂1号(T.aestivum Bima 1,六倍体)3种不同染色体倍性小麦为材料,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比较不同倍性小麦品种穗部干物质分配规律、转运特性及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不同倍体小麦穗部各器官干物质分配规律存在差异,与六倍体和二倍体小麦相比,四倍体小麦的穗轴、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最低,其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六倍体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大于其他两种小麦。水分胁迫由于降低了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再分配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从而降低了产量。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的产量下降幅度最小,可能与四倍体小麦穗部干物质分配率低、转运效率高有关,其穗部器官干物质能更多地向籽粒转运分配,滞留物最少,使得千粒重增加。因此,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34.
基于高光谱和BP神经网络的玉米叶片SPAD值遥感估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精度,该文测定了西北地区玉米乳熟期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分析了一阶微分光谱、高光谱特征参数与 SPAD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基于一阶微分光谱、高光谱特征参数和 BP 神经网络的 SPAD 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再结合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以及传统回归模型与 BP 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AD 值与一阶微分光谱在763nm 处具有最大相关系数(R=0.901);以763 nm 处的一阶微分值、蓝边内最大一阶微分为自变量建立的传统回归模型可用于玉米叶片 SPAD 估算;将构建传统回归模型时筛选到的光谱参数作为输入,实测 SPAD 值作为输出,构建 BP 神经网络模型,其建模与验模 R2分别为0.887和0.896,RMSE 为2.782,RE 为4.59%,与其他回归模型相比,BP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研究表明 BP 神经网络对叶绿素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是估算玉米叶片 SPAD 值的一种实时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2003-2004学年高等数学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课业成绩从来都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指导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在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试点的第一年,对课程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6.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性喜阴湿冷凉的环境,干旱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产量的稳定。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3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vlation-sensitiveamplifiedpolymorphism,MSAP)分析,在20%的PEG胁迫下,‘大西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增大。‘中薯3号’在20%的PEG胁迫下,随着时间的增长,甲基化基本趋势是减弱的。‘中薯5号’和‘中薯3号’情况类似,其甲基化趋势基本上也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的。将特异带回收测序和B1ast比对,结果表明其中几条带跟与萜类化合物合成等功能基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7.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根据贵州乡土特色植物的珍稀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比较优势原则,筛选了贵州20种乡土园林植物,对其原产地生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行了引种栽培繁殖试验,并采用产品指标等级评价方法对其市场化开发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种乡土园林植物都处于稀有或濒危状态,但基本得到了保护,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8.
为了对中国特有的木本药用植物青钱柳进行优良种源和家系筛选和研究,分析了12个种源33个家系青钱柳的生长和黄酮积累。结果表明: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均对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变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种源的影响更大;而总黄酮和黄酮单体(槲皮素、异槲皮苷、山奈酚)的含量仅在种源内家系间产生了显著的变异,家系的影响平均占到总变异的86%,而且生长和黄酮积累均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3个青钱柳家系可以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39.
牛病毒性腹泻病以发热、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糜烂、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引起怀孕母牛流产或产畸型胎儿,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大部分感染BVDV的牛不表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且引起腹泻和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的疾病很多,所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目前实验室检测BVDV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美国IDEXX公司ELISA诊断试剂盒,通过BVD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区别牛群持续感染牛。用于检测BVDV的样品种类有许多种,绝大多数是采集血液(血清)或牛奶样品进行检测。本试验对奶牛进行耳组织采样,同时采集血液和牛奶,用三种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检测BVDV抗原,用血清和牛奶样品检测抗体,比较样品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这三种样品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且耳组织采样更宜于大面积筛查。  相似文献   
40.
DNA甲基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遗传修饰,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重要内容.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检测DNA甲基化中的优缺点,如MSAP检测方法、哑硫酸氢盐法、基因芯片技术等.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将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更快更好的检测出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