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21.
<正>我国白菜种类多样,包括白菜类(普通白菜、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等)和大白菜类(结球大白菜、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等)。由链格孢属(Alternairia)真菌引起的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肖长坤等,2003),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十字花科黑斑病最早于1836年报道,1934年开始有白菜黑斑病的记载。黑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除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侵染茄科、百合科、葫芦科  相似文献   
322.
黄瓜菌核病(Cucumber Sclerotinia rot)自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发生以来,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各个黄瓜种植区的露地和保护地中普遍发生并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春、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黄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山西,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普遍都有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自然条件下,黄瓜菌核病菌的菌核混杂在种子或残留于土壤中过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便可以萌发并传播蔓延,防治难度比较大。因此,掌握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3.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初步明确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及毒素对黄瓜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在致病过程中,3种致病因子起着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用。3种致病因子对寄主超微结构的影响中,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能力最强,毒素对细胞质膜的作用最大,3种致病因子均可造成质壁分离,液泡、内质网受损。而叶绿体的被膜、片层结构主要被纤维素酶降解,线粒体的被膜主要被果胶酶降解,3种致病因子均能使叶绿体、线粒体内部空泡化。在分解叶表皮的过程中,所研究的3种致病因子首先是果胶酶降解果胶层,然后是纤维素酶、果胶酶、毒素对栅栏组织的分解,最后是纤维素酶、毒素作用于薄壁细胞壁,毒素、纤维素酶、果胶酶协同作用于细胞内部组织。  相似文献   
324.
辣椒根腐型疫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间,我国北方设施栽培辣椒生产地区山东、辽宁、河北等地普遍发生根腐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很多保护地辣椒发病率高达50%,甚至全棚绝收(彩色图版1).  相似文献   
325.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细菌性斑疹病或叶斑病,是严重危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326.
辣椒以其种植适应性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世界上辣椒的种植面积达370 万hm2 左右,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33 万hm2,辣椒种植已成为我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生产也不断受到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辣椒炭疽病就是一种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及品质的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蔬菜病原细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为病原菌的研究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原理,近年来检测蔬菜病原细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为蔬菜病原细菌的研究和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8.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一些属的分类地位发生变化,因此,某些蔬菜病害病原菌的名称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例如,引起十字花科霜霉病的寄生霜霉和引起番茄叶霉病的黄褐孢等蔬菜病原菌分类地位的更改。  相似文献   
329.
抗药性木霉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筛选抗药性木霉菌株的必要性 ,重点介绍了筛选抗药性木霉菌株的技术和木霉菌株抗药的分子机理 ,最后对抗药性木霉菌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0.
番茄喷蘸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灰霉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宝聚  朱国仁 《园艺学报》1999,26(5):337-338
在棚室中比较了PCPA(对氯苯氧乙酸)、2,4-D蘸花及人工振动授粉与灰霉病发生的关系,发现番茄蘸花后花瓣及柱头在果实上的残留率大大增加并成为灰霉病菌的主要初侵染位点,加重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振动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灰霉病发病率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