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合作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检测442只合作猪SLA-DQB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明确合作猪SLA-DQB基因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猪SLA-DQB基因第3外显子中表现了7个基因型,其中有4个新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B、C、D、E,序列分析中发现了1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这些多态位点主要由点突变形成,其中转换9个(占81.82%),颠换2个(占18.18%).表明合作猪SLA-DQB基因第3外显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群体中可能蕴藏着更多的抗性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2.
为了了解合作猪生理生化及免疫特性,采集60头合作猪全血、血清样品,对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杆状核、嗜中性白细胞分叶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及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血清中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IgG、IFN-γ、IL-12、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及A/G值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猪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血清IgG含量高于普通猪正常参考值,而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杆状核、嗜中性白细胞分叶核、单核细胞、血清球蛋白比略低于正常参考值;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值之内.  相似文献   
83.
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勤  李富强 《中国家禽》2007,29(24):47-48
1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历史演进   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霉菌毒素对畜禽产业的危害,注重黄曲霉毒素,也包括其它霉菌毒素.经过20多年时间,尝试了多种去毒的方法,包括发酵法脱毒法、微生物失活霉菌毒素法、物理脱毒法、热失活法、放射性去毒法、氨化灭活法、吸附脱毒法等.最后总结为对饲料原料中已经存在的霉菌毒素处理的方法为:无机物理吸附去毒法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养猪场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及污染情况,笔者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从天津市9个区县及周边的河北部分地区采集265份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猪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23.77%~96.98%,且96.98%的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4种霉菌毒素中,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29.81%;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为2.26%;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超标率仅1.13%;样品中未检出T-2毒素超标。  相似文献   
85.
阿特拉津是全球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药之一,在其残留物给环境带来的第二次污染后果极其严重,为此模拟水生植物水湿柳叶菜在不同浓度阿特拉津处理下的性状和部分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促进水湿柳叶菜根系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根系的生长。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水湿柳叶菜逐渐死亡;浓度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看,第1周呈正相关,第2周呈负相关;对叶绿素a低浓度短时间出现增加,低浓度长时间和高浓度胁迫下降;对叶绿素b均下降;淀粉含量的变化第1周出现了中浓度刺激淀粉积累现象,第2周10 mg/L阿特拉津浓度处理明显低于5 mg/L处理和15 mg/L处理,10 mg/L成为致死浓度;蛋白质上表现在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 mg/L的浓度是一个致死浓度;细胞膜透性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浓度呈正相关说明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膜透性都增加。  相似文献   
86.
为建立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人工发病模型,本试验以天津某发病猪场分离的SS2 Y15293株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鼠,测定其LD_(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试验期间各组小鼠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及细菌回归等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S2 Y15293株致昆明小鼠的LD_(50)为6.7×10~7 CFU/mL。以1个LD_(50)的剂量攻毒,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小鼠主要发病表现为攻菌后24 h出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眼睛有分泌物,72~96 h出现头颈歪斜、翻滚、震颤等神经症状,死亡高峰在48~72 h。3次重复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50%~70%,神经症状小鼠出现比率20%~3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采食量和体重显著下降(P0.05),临床症状分值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试验组小鼠心脏、肺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脑膜炎,脑室出血,充满炎性细胞。细菌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死亡小鼠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细菌定植,且形态、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攻毒菌一致。以上结果证实,SS2 Y15293株能感染昆明小鼠并致其发病,感染动物发病规律性强,重复性好,临床症状典型,说明SS2 Y15293株感染昆明小鼠可作为SS2的候选人工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87.
2019年11月27日窑店镇东坡村养殖户王老头找到我,诉述最近这一两天他发现自己家乳牛怎么好像尿血了一样,尿红的,牛不好好吃草,喝水还行,他让我给他去瞧瞧。经过我半天时间的观察,发现牛尿量增加,排尿次数也较多,而且尿的颜色越来越深,可视黏膜呈苍白色,通过触诊,发现皮肤变淡红色,牛体温正常,呼吸稍微加快,脉搏数增加,静脉怒张,有明显的静脉搏动。我问王老头最近给牛喂得什么饲草料,通过王老头诉述,近期他在街道捡了好多甘蓝、油菜、苞菜叶子,牛在奶牛娃给加强营养,在就平时饲喂的草料没变过。我问了他乳牛牛娃多大,乳牛第几胎,他告诉我这个牛他养了五年了,今年第四胎,一年下一个牛娃,这个牛娃刚产下四十几天。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R13139株对猪的致病性情况,本试验将PRV R13139株和PRV经典强毒株SC株均以10~6 TCID_(50)剂量经滴鼻途径接种6和9周龄健康仔猪各3头,空白对照组鼻腔接种生理盐水,通过攻毒后两个年龄段猪的临床症状表现、眼观病例变化、显微病理变化、抗体产生情况及病毒在体内部分情况评定两毒株对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SC株对6和9周龄猪的致死率分别为66.7%(2/3)和100.0%(3/3),而R13139株对6和9周龄猪的致死率分别为33.3%(1/3)和66.7%(2/3),表明R13139株对猪的致死性弱于SC株,但R13139株引起两个年龄段猪发病时间比SC株早,同时间段的体温升高幅度更高,神经发症状更严重;眼观病理变化发现,R13139株引起的发病猪肝脏坏死现象比SC株更明显,而心脏、肺脏、脾脏、膀胱和脑的病理变化差异不明显;显微病理结果显示,R13139株对病猪的扁桃体、肺脏、肝脏和三叉神经节等组织造成的病理损伤明显强于SC株;PCR结果显示,R13139株在濒死猪扁桃体、脾脏、肺脏、三叉神经节和淋巴节(腹股沟、肠系膜和颌下)等组织脏器中分布比SC株更广泛;应用ELISA检测攻毒猪抗体发现,R13139株诱导PRV-gB抗体产生的时间比SC株早1d。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中国伪狂犬病重新流行的原因及进一步开展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431只‘河西绒山羊’MHC-DQB2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测序并分析群体内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结果表明:MHC-DQB2基因第3外显子有15个基因型、8个等位基因、35个变异位点;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838 5,杂合度为0.317 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899 8;等位基因平均遗传距离为0.048 8;经NJ树分析发现,各等位基因为同源序列;经流产数据统计发现,基因型CF中无流产个体,且在其198位插入1个碱基C.说明‘河西绒山羊’MHC-DQB2基因第3外显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牛和羊的MHC-DQB2外显子3最初是由2个等位基因突变分化而来,而同物种的绵羊与山羊在该位点有很高的同源性;基因型CF可能与流产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9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长白山野生香薷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再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香薷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长白山野生香薷的药用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