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9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黄帝陵古柏金绿宽盾蝽为害及防治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和林地调查、观察、试验,初步探明了黄帝陵古柏金绿宽盾蝽危害现状、发生规律、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药剂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3.
创新模式实现屠宰全程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08年10月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160万头生猪屠宰厂入驻济源,2009年8月5日建成投用,揭开了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全程监管的新篇章。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坚持"动物检疫与企业生产同步"的服务和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04.
集成现代物联网技术,探索出一套符合东莞市生猪质量安全监控需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并展望了农产品追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笔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健康养殖原则,于2010年在谢湾水库指导了水库网箱养殖鳙鱼试验,将500克左右的鳙鱼种养成3千克左右的商品鱼,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水域环境条件养殖库区选择在洛南县谢湾水  相似文献   
106.
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9个麦区的76份代表性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与环境因素(平均海拔、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5.0%的品种具有异质性,分别包含2~4种不同HMW-GS组合;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14个等位变异,其中Glu-A1、Glu-B1和Glu-D1等位变异数分别为2、7和5;发现了3个新等位变异,包括Glu-B1位点2个和Glu-D1位点1个。所有等位变异构成16种不同的亚基组合类型,以(N, 7+8, 2+12)为主,频率为69.7%。在Glu-1位点上,不同麦区遗传多样性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与麦区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推测环境压力可能是地方品种多样性地区分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黄帝陵古侧柏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帝陵轩辕庙内19株千年古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 在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专家意见,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从树干、树冠及根系等3方面选取树干倾斜度、树皮完整程度、树干损伤程度、树干病虫害等13个评价指标, 并用Delphi-AHP法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 建立古侧柏健康评价模型。且将黄帝陵古侧柏健康等级分为4级, 旨在无损评估古侧柏健康状况, 及时制定和调整保护与复壮方案。结果表明:19株古柏健康状况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等3级, 其中以亚健康状态为主。评分结果表征树势强弱, 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 并分析得出顶梢枯死、病虫害、树干损伤、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等是影响古侧柏健康程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不同小麦品种开花后植株抗倒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小麦开花后茎秆抗倒性变化规律,选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用自制的作物抗倒伏强度电子测定仪测定了小麦单茎、群体抗倒伏强度。结果表明,6个小麦品种的单茎抗倒伏强度和群体抗倒伏强度在开花后均呈规律性变化。单茎抗倒伏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开花期,随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明显递减趋势,成熟期茎秆抗倒性最弱。单茎抗倒强度与第二节间特性有密切关系。而群体抗倒伏强度在开花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盛期较强。单茎、群体抗倒伏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用一元三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其决定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参试的6个品种中,矮抗58、周麦22、周麦18的整体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9.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分别有8、12、29种类型,组合间染色体数目分别在46~58、49~60、34~64条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组合间平均每个细胞单价体数基本相当,分别为10.45、11.60和11.69。组合远中1号/兰考小黑麦和远中3号/兰考小黑麦中具多价体的细胞频率非常相近,分别为40.7%和39.2%,明显高于远中5号/兰考小黑麦组合中的频率(33.0%)。3个组合均出现较低频率的染色体桥,分别为6%、3%、3%。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普遍观察到微核。研究结果为揭示小麦-偃麦草-黑麦属间杂种染色体遗传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研究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MO-DIS反射率及NPP数据,分析了2008-2014年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8-2014年,黑河流域年均NPP呈现上升的趋势,流域NPP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上游地区的祁连山地带、中游地区的张掖、酒泉、临泽等地NPP值普遍较高,除沿河道外,下游NPP值普遍较低,并且在下游的北部地区NPP值达到了最低.(2)相比2008年、2014年黑河流域Ⅰ级(盖度小于20%)、Ⅳ级(盖度介于40%~60%)和Ⅴ级(盖度大于60%)植被覆盖等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Ⅱ级(盖度介于20% ~30%)和Ⅲ级(盖度介于30%~40%)比例下降,影响该流域植被生长的主导性因子不同,上游地区主要受降水影响,下游受气温影响较大.(3)植被覆盖度对NPP的产量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二者的决定系数高达0.90,NPP产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4) 2008-2014年,黑河流域NPP总量由6 052.82 GgC/a增加为6 624.54 GgC/a,增加幅度为9.45%,其中,面积减少17 086 km2的低植被覆盖区NPP总量减少仅为25.65 GgC/a,而高植被覆盖度区增加最多,从2 861.96 GgC/a增加为3 206.86 GgC/a,增加量为344.90 GgC/a,较高植被覆盖度区的NPP总量增加次多,增加了251.84 GgC/a,增幅为12.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