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2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本文以建德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建德草莓种植规模急剧扩大及供应链模式变化的新业态下,进一步提高建德市草莓产业化水平,从建德草莓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从丰富品种、提升品质、提高产量、创新销售等方面给出建议及发展方向,为建德草莓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2.
【目的】研究1993—2021年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变化规律,为热带雨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为了解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演变情况,对5块共1.25 hm2的望天树群落(Parashorea chinensis)样地开展了近30年的监测,从乔木层树种数量、树种多样性指数、个体数量、径级结构以及主要树种和偶见种等的变化分析群落演变。【结果】① 1993年初测时5块样地记录乔木层树种183种,隶属于48科116属,到2021年乔木层树种减少到177种,隶属于43科112属,其间有28个种退出乔木层,22个种新进入乔木层,退出及新进入的乔木多为偶见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小幅下降,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12%和0.08%。② 28年来,5块样地乔木树种个体由1 963株减少到1 779株,累计死亡699株,年均死亡率1.27%;累计进界515株,年均进界率0.94%。死亡乔木集中于小径级(5 cm≤胸径(DBH)<15 cm)个体,计485株,占总死亡株数的69.38%;大径级(DBH≥45 cm)个体死亡最少,计16株,占2.29%。初测时5块样地中有21个主要树种,计1 189株;2021年减少至18个主要树种,计1 155株,其间进界324株,死亡353株,年均进界率及年均死亡率分别为0.94%和1.03%;望天树及假海桐等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增加,毒鼠子和钝叶桂等1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减少,金钩花和阔叶蒲桃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③ 群落的径级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均以小径级的个体数量最多,随着胸径的增大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呈倒“J”型分布。主要树种个体数量波动随径级增大在减小,而偶见种各径级个体数量波动均较大,且无论在哪个径级,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都比偶见种径级结构变化小。【结论】虽然望天树群落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变化,但波动不明显,群落外貌特征基本保持不变,整体发展较为稳定,群落接近顶极群落状态。  相似文献   
353.
为探讨各时间段降雨量、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根据逐月气象数据,将2012—2019年的降雨量、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按照时间段分别分成13组,对降雨量、平均温度、日照时数的各组数据与天然草地鲜草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鲜草产量的相关性最高,3—7月总降雨量与鲜草产量的正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839,P=0.009<0.01),3、4月的降雨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最大。2—7月平均气温与鲜草产量的正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840,P=0.009<0.01),2月的平均气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最大。日照时数与鲜草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多元回归定量分析显示,3—7月的总降雨量每增加1 mm,鲜草产量增加289.693 kg/hm2,2—7月的平均气温每增加0.1℃,鲜草产量增加144.93 kg/hm2。降雨变化对鲜草产量的变化量影响较平均气温的大。  相似文献   
354.
355.
山东"蓝黄"经济区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区,为研究其耕层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综合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2005年与2017年两个时段的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进行时空分异研究,采用指示克里格法评估有机质缺乏的风险概率,进而研究县域间有机质的聚集特征并提出规划建议。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经济区的土壤有机质均具有中等的空间变异性和自相关性,变异系数在25.68%~35.46%之间,块基比在45.45%~55.01%之间。"蓝黄"两区2005-2017年有机质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21g·kg-1和0.32 g·kg-1,2017年的平均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65 g·kg-1和16.04 g·kg-1,内陆平原区有机质含量高,山丘与滨海平原区有机质含量低。"蓝黄"两区有机质缺乏的风险概率较低,分别为0.21和0.14,两区有机质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限制建设区(高-高聚集型)与综合整治区(低-低聚集型)均以"组团"形式分布。研究发现,2005-2017年山东"蓝黄"两区的耕层有机质在时间上不断累积,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6.
为探析赤水乌骨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和瑶山鸡4个贵州地方鸡种蛋品质差异,进一步挖掘贵州地方鸡产蛋性能,试验随机选取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4个鸡种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鸡蛋各60个进行蛋品质测定及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内比较,4个鸡种产蛋高峰期的蛋黄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初产期(P<0.01);品种间比较,产蛋初期瑶山鸡哈氏单位、蛋壳颜色显著高于同时期的黔东南小香鸡(P<0.05),蛋形指数显著高于赤水乌骨鸡(P<0.05),但其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其余3个鸡种(P<0.05)。产蛋高峰期赤水乌骨鸡蛋黄指数、颜色与其余3个鸡种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有8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蛋重与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颜色、蛋壳强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的蛋品质有着不同的遗传潜能及潜在研究价值,为贵州省地方鸡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57.
为了研究国内部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运用实例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对商河县以及下辖孙集镇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河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已初具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商河县实际情况及山东省政策,提出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扶持优势产业,坚持科创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化等对策建议。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现代,还要重视广大农村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更好的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58.
利用纳米TiO2、叶绿素添加剂、分散剂等有效成分对蔺草固色所用日本染土进行改性处理,在不影响原有固色工艺及固色效果前提下,可使改性后染土的实际用量在目前蔺草固色工艺的基础上降低70%左右,从而降低了固色成本。同时,通过控制染土的实际用量,使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在现有基础上降低62%左右,粉尘中游离S iO2含量降低60%左右,从而使蔺草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