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0年,邓定洪大学毕业,当上了国家干部的他却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他毅然放弃了当国家十部的“铁饭碗”。回家乡后,邓定洪经营过不少项目,但都失败了。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从杂志上看到一则种植藤稔葡萄的信息,了解到藤稔葡萄是当时南方最有发展前途的葡萄品种。1993年,邓定洪办起了江西省南昌县小兰葡萄良种场。为了把葡萄种好,他四处求学,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南方葡萄种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正> 一个农家子弟,经过十余载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圆了大学梦。1990年,大学毕业当了国家干部,实现了正常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他却不满足于此。决心置身田园,在农村干一番事  相似文献   
14.
谷子、糜子是榆林市山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促进榆林市特色农业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该文通过介绍全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榆林市大力发展糜谷产业的整体思路,并提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加工升级、构建产业营销体系、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以为指导当地糜谷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将军"和"太空将军"2个近似的菜豆品种为试材,利用SSR引物进行品种鉴定,以筛选分析品种鉴定所需要的引物,为菜豆种质资源的保存、品种的纯度鉴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6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3对作为鉴定上述品种的特异性引物。结果表明:利用PM1040、PM1050、PM1065 3对SSR引物可以对上述2个品种的随机或混合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李建红 《山东饲料》2012,(23):109-110
传统道德历经几千年沉淀,熔铸了深邃的智慧,其看待问题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对现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启发。讲好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教材基础上拓展创新,增加人性角度和因果方法论,充分揭示传统道德的精髓,提高教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9个冬油菜品种进行引种和栽培试验,连续两年对9个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越冬率和产量测定,对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品种进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和陇油8号在榆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667秆产量可达到158~169kg。播期试验表明,8月15日至8月25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高,8月20日播种越冬率最高(92.3%),8月15日之前播种随播期提前,越冬率下降;8月25日之后播种,随播期推迟越冬率下降,9月3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下降明显。密度试验表明:密度50000株·667m-2时越冬率最高(91.3%),密度大于50000株·667m-2后,随密度增加越冬率降低;密度小于50000株·667m-2时,随密度下降越冬率降低。结论:榆林地区种植冬油菜可以安全越冬,并取得高产,适宜榆林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为陇油6号和陇油7号,最适播种期在8月20日左右,最佳播种密度为500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拓宽了两系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可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遗传及其QTL定位,并阐述了其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秋色叶树种的造景手法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秋色叶树种是表现秋季景观的重要造景材料.从造景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秋色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30%恶唑菌酮·氟硅唑、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安全性、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0%恶唑菌酮·氟硅唑、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于小麦初花期和盛花期施药,分别设为试验Ⅰ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10 mL/亩)、试验Ⅱ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15 mL/亩)、试验Ⅲ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20 mL/亩)、试验Ⅳ组(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喷施70 mL/亩)和对照组(喷施自来水),观察各组的防效、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2种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有一定防效,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试验Ⅳ组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试验Ⅰ、Ⅱ、Ⅲ组(P<0.05)。因此,建议使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在小麦初花期、盛花期进行2次防治,可有效控制相关病害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