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山药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培肥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西境内的主要山药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能及其生产力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生态培肥效果。结果表明,太谷绵山药、平遥长山药、汾阳菜山药的萌芽出苗能力强,综合性状好,生产力水平高;生态培肥技术可提高太谷绵山药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引进的新品种对山西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差,病害也相对较重,需要进一步的适应性驯化与培育。  相似文献   
22.
为满足地籍管理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土地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地籍管理学课程分析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地籍管理学课程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即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补充更新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进展;进行师资培训以提高综合教学质量,加强实践环节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旨在通过教学改革,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搭建成熟的就业平台,提供过硬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3.
谢春琼  达布希拉图  徐智  郭建芳  李成学  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36-16938,16941
立足于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教研组,结合云南省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优化、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土壤肥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对保水缓释肥保水保肥性能的室内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保水肥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胀度、吸水度及保水剂在不同肥料溶液中对肥料吸持性能的测定,研究了不同介质对保水肥吸水性能的影响及不同肥料溶液对保水剂的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肥料溶液,均能影响保水肥的吸水性能,在磷酸二铵溶液浓度为0.2%时,溶胀度为43.71 mL.g-1,在浓度为0.3%时,就下降到了28.98 mL.g-1,而尿素溶液中的变化比较缓和,0.2%的硫酸钾溶液有利于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发挥;保水肥在吸水溶胀的同时,也吸持溶解在水中的肥料离子,吸持量的大小因肥料种类不同而不同,当肥料溶液浓度为0.3%时,保水剂对肥料的吸持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5.
保水剂对尿素缓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保水剂与尿素互作对氮素的缓释效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期土壤碱解氮的变化,探讨并研制适当配比的保水缓释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前期,保水剂能够吸持速效态氮,使其不会过快地提供土壤氮素供作物吸收;到生育中后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比较平稳,说明保水剂能不断地释放氮养分,使其转化为速效态供玉米吸收;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主处理(保水剂)、副处理(尿素)及主副处理的交互作用,在苗期和收获期碱解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得出保水剂起到缓/控释养分的效果,满足了玉米对氮养分的需求,其中,以处理B3N2的互作效应最好,其次为处理B3N3。  相似文献   
26.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耕地自然质量状况,掌握其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以云南省129个县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为基础,结合该省流域分布现状,分析了全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质量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呈典型偏正态分布,以6—11等为主,占比高达67.69%;伊洛瓦底江流域耕地随自然质量等别变化呈波浪式起伏分布,其他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均呈偏正态分布。(2)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总体水平趋于中等偏低,其平均等为9.8等。伊落瓦底江流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最高,为12.7等;金沙江流域最低,为8.9等;优等地平均自然质量等最高,为24.1等;低等地最低,为6.0等。6大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平均等发展趋势与全省平均等一致。(3)云南省耕地以中、低等地为主,所占比例高达88.29%,其中金沙江流域分布中、低等地比例最高,红河与南盘江流域则主要分布中等地;优等地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占流域耕地总面积76.38%,但仅占全省0.81%;高等地除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占比较高外,其他5大流域分布占比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基于实验设计,对两种肥料,不同比例搭配,从而分析其对质体色素的作用,以及对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部位中,施用有机肥4个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比不施用有机肥处理的高,且均达到显著水平,CK3(100%芝麻饼肥)叶绿素含量最高,T2(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但在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上,T2最高,CK3最低;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方面,除T3(25%无机肥+75%芝麻饼肥)的中部叶以外,所有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各部位中三者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下部叶:T1(75%无机肥+25%芝麻饼肥)的新植二烯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T2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中、上部叶:T2的三者的含量均最高。因此,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尤其是上部叶。  相似文献   
28.
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的提升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实现耕地土壤肥力最大程度提升。通过2016年云南省马龙县旧县镇花龙潭的玉米大田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内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处理3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CK和CK1,在6月处理3的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分别比CK和CK1提升51%和20%、7%和3%、10%和3%;在9月处理3全氮、全钾含量与CK和CK1相比分别提升59%和26%、9%和1%,全磷含量比CK提升6%,比CK1降低7%。(2)与CK1相比,处理1肥效缓慢而持久,处理2对土壤的肥力提升效果则表现为迅速稳定,为土壤提供更多养分。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的提升效果最好,为土壤提供了全面充分而持久的养分,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新整治土地土壤性状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氯能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尤其当供氯水平为90.0 kg·hm~(-2)时,烤烟株高明显优于对照和其余处理.供氯水平在45.0~90.0 kg·hm~(-2)的范围内,烟叶对氮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在供氯水平为90.0 kg·hm~(-2)时达到峰值.施氯促进烤烟对钾的吸收,但烟叶中K_2O/Cl随供氯水平增加而降低.氯与磷之间存在着拮抗关系.在22.5~67.5 kg·hm~(-2)施氯范围内,烟叶含钙量随着氯水平增加而增加.在22.5~45.0 kg·hm~(-2)施氯范围内,施氯促进烟叶对镁的吸收.烟叶各叶位对氯的吸收量则表现出随供氯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且各叶位氯吸收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供氯水平在22.5 kg·hm~(-2)时,上中下部烟叶的氯含量均在最佳范围(0.3%~0.8%)内.  相似文献   
30.
随着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作为城市的领头人,更是发展迅速,而技术工艺在工民建施工建设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工民建施工常用技术的种类、工民建施工具体技术的用法和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